應網友的邀請,讓說一下特變電工的財報,馬上就安排。
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特變電工),總部位于新疆昌吉市,1997年6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我國輸變電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國內最大的電子鋁箔新材料基地、大型太陽能光伏系統集成商。建有新疆、遼寧、山東、天津、上海、湖南、陜西和四川等全國八大生產基地,正在建設印度海外基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15-2020年上半年,特變電工的發展陷入停滯,營收在180億元左右上下波動,凈利潤在10億元左右波動,公司進入了典型的穩定期。但是2021年上半年營收增長開始加速,凈利潤更是翻倍式的增長;2022年上半年延續了這一快速發展趨勢,營收增長達到了72.2%,已經是前幾年的兩倍多,凈利潤增長了1.2倍,已經是前些年的6-7倍,發展形勢可謂是一片大好。
主要就得益于其核心業務“新能源產業及工程”和“煤炭業務”的高速增長,兩者分別增長了一倍和兩倍,上半年這兩項業務的占比已經過半。其傳統的優勢業務“變壓器產品”和“電線電纜產品”也有不錯的增長,只是增長的幅度要小一些。
其境內外業務都有差不多的增長幅度,境內略高快一些,特變電工的規模雖然很大,但其5.2%的境外業務占比,現在看來還談不上是國際化的公司。
毛利率在2021年上半年增長4.2個百分點的基礎上,2022年上半年暴增了13.4個百分點,兩年差不多翻倍了。半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已經達到了14.5%,盈利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正是其主力產品“新能源產業及工程”和“煤炭業務”的毛利率大幅提升,才產生了這么大的影響,有一半以上的業務都在量價提升,對特變電工來說,簡直不要太爽了。其變壓器等傳統產品的毛利率就沒有這么好的表現了,要么是持平,要么是還略有下降。
雖然其境外業務不太重要,但我們還是看一看,從其境外業務的毛利率本來就低很多,同比還在下降來看,特變電工不僅營收主要是由境內業務貢獻的,利潤也是。
2019、2020年上半年,總成本占營收比達到了94%左右,2021年上半年降至86.4%,2022年上半年降至70.7%。除了毛利率上升帶來的營業成本占比下降以外,營收增長還帶來期間費用占營收比的下降,在兩者合力下,把利潤空間提升至三成左右的水平了,這還是相當厲害的。
除了“稅金及附加”因為利潤空間的增長而增長得更快以外,其他所有成本費用的增長都要慢于營收,這就是較快增長狀態下的企業的優勢,幾乎就看不出啥毛病來,但其實也并不全是好事,所謂的“一好遮百丑”,往往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對財政來說,有這么一家企業也是挺好的,半年就交了50億的各種稅費,同比上升了2.2倍,其實比凈利潤都少不了多少了。
從現金流量表現方面看,2020年及以前上半年都要靠融資來補充投資的需求,雖然每期都有不錯的盈利,其實也是背下不少負債的。近兩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猛增,特別是2022年上半年突破了百億元大關,足夠投資的需求以外,還可以抽一些出來降一些負債。
特變電工的資產負債率略高于50%,1.38倍的流動比率和1.17倍的速動比率,長短期償債能力都是挺強的,特別是其現金就有230多億元,應該說財務風險還是較低的。
但是其資產結構還是偏重的,長期資產占比一半左右,有600多億元,這是典型的“重資產”公司。
主要用于生產經營的長期資產就有近600億,特別是在建工程達到了103.3億元,這已經很高了,其列出的在建工程項目就達到了20多項。
在建工程中,最大的為“10萬噸多晶硅”項目,已經投入了71.7億元,這些項目的逐步建成投產和后續效益情況,是決定特變電工未來幾年業績的關鍵。
前些年不斷投資也進行了相應的融資,結余至2022年上半年末,主要的有息負債達到了313.7億元,還是不低了。雖然他們考慮了財務風險,主要是靠“長期負債”來解決資金來源,但這些主要通過資本化到項目成本中的利息費用,其實也是要通過折舊和攤銷等影響后續毛利情況的,當然,項目好的時候,這些都不是事。
猜也也猜到,他們肯定也要大量利用供應商的“免費”資金的,276億元的規模,比年初和去年上半年末都有所增長,與應收類的業務款項的空間在擴大,雖然店大了也欺客,但總體來說,特變電工在這方面做得還不算過分。
存貨的規模比年初和去年同期都有明顯增長,這當然和業務增長有關,但占流動資產比也是增長的,多少也說明,其所經營的產品并非全是熱銷的。
原材料、在產品和庫存商品的余額均有增長,部分原因和價格上漲有關,部分原因可能與產能等增長也有關,而委托加工材料的下降等,說明其自產的比率可能有所提升。總體上看,存貨的情況也算是基本正常的。
特變電工在沉寂多年以后,重新找回了大力發展的感覺,現在看來一切都還不錯,結合著現在的大環境,如果他們這次逆市大發展取得全面成功,就可以將以前的競爭對手遠遠拋在身后,當然風險與收益并存,這兩年正是考驗他們經營團隊水平的時候。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