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昨天發了一個關于分紅的帖子,評論區下面很多人的評論透露出很對于分紅有很深的誤解。希望下面這篇文章能夠說稍微清楚一點點。
昨天早上跟群友們做了一個簡單的計算,計算2024年大家能拿到分紅的增速。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2023年6月,每股興業能拿到1.188元。拿到分紅買入16元的興業,能增加7.4%的股份數。也就是每股變成了1.074股。預測2024年每股分紅1.30元,那么到時候每股能收到分紅變成了1.396元。也就是說今天的每股興業,2024年6月能收到1.396元。也就是一年零2個月以后,大家能收到的分紅比今天會增長17%。不需要增加任何本金,如果今年收到的分紅是10萬,分紅全部買入到時候16元每股的興業,那么2024年6月,能收到的分紅就變成了11.7萬。這樣計算,好像離我每年分紅100W的短期目標并不難實現。最快2025年就能實現了。
今天正好看到了《投資者的未來》這本書 ,本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投資者的長期收益很多程度上與股票的分紅有關。
(相關資料圖)
他對比了1950-2003年之間,IBM公司和新澤西標準石油兩家公司的收益率。雖然IBM公司的各項經營數據都比新澤西標準石油要好,但是市盈率比新澤西石油公司高,股息率比他低。最終的結果是新澤西石油的長期收益率比IBM要高。而其中股息貢獻的收益率是3個點的差異。
這3個點長期收益的差異是,新澤西石油的市盈率長期較低,股息率較高。投資者通過分紅再投入,53年間持有的股份數增加了15倍。說白了主要是積累的股權越來越多。最終長期收益率戰勝了凈利潤增速更高的IBM。
對于當前A股的銀行股,采用類似的投資方法,也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投資收益率。
當前銀行股的PE只有5倍左右,股息率高達6%,但是凈利潤增速并不低。這兩個數據跟以前任何優秀的投資標的相比,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數據。
以我個人為力,2022年持有的股份數增加了20%以上,分紅增加30%以上。主要就是因為分紅再投入,通過分紅買入了更多的股份數,同時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每股分紅也增長。雖然這兩年銀行的股價還沒有漲,但是自己持有的股份數在這幾年的漲幅非常高。
通過文章開頭的計算,持有興業銀行到2024年6月份,即便不增加任何自有資金,也可以增加17%的分紅。在持股分紅這點上,實際上也是雙擊驅動。一方面上市公司凈利潤在增長,每股分紅持續在增長。
通過下圖可以看到,興業銀行過去5年(2017-2022年),每股分紅增速高達12.8%。招行更是高達15%以上。
另外一方面,因為銀行股長期處于低谷,市盈率和市凈率都非常低。拿到分紅以后,可以繼續低價買入股份。使得投資者的股份數不停增加。
兩個輪子驅動,讓投資銀行的投資者,表面上雖然沒有獲得股價上的大幅上漲,但是股份數和分紅卻呈現大幅上漲的態勢。以這兩年銀行的業績和分紅來算,每年可以增長17%以上。
長期來看,通過收集更多的優質股權,長期收益率會比那些看上去增速很高的"科技股"取得更高的收益率。如果上面書中介紹的案例一樣。
$興業銀行(SH601166)$ $招商銀行(SH600036)$ $格力電器(SZ000651)$ @今日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