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塑料的發展主要受益于技術進步與消費升級,得益于“十二五”與“十三五”期間國內行業聚集優勢資源推動創新發展,大量具有原創性、獨創性技術的產品競相涌現,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統計,截至“十三五”末期,行業建成輕工行業重點實驗室 15 個,中國輕工業工程技術中心 5 個,中國輕工業工業設計中心 5 個,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 17 個,塑料加工發明專利超過 7.5 萬項。
(資料圖片)
我國的改性塑料行業總體的發展水平較低,行業內企業的生產規模與國外同行業公司相比相對偏小,產品的市場狀況也呈現出低端產品多,中端產品產品不穩定,高端產品缺乏的特點,遠不能滿足我國21世紀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改性塑料作為化工新材料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已被國家列為重點發展的科技領域之一。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咨詢報告》分析:
改性塑料下游主要為汽車、電子電器和家電行業,三者占比超過50%。而近年來汽車優惠政策的推出極大地促進了產業的發展,另外,節能減排政策導向也推動汽車企業減輕汽車重量進而實現節能減排,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改性塑料行業的發展。隨著下游領域對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改性塑料正逐步替代通用塑料與傳統材料,成為支持產業發展的重要新材料之一。改性塑料的發展主要依托于下游產業的發展,現階段改性塑料制品的下游應用領域較為廣泛,包括、汽車、家電、醫療衛生等領域,同時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對于改性塑料制品的需求也逐漸提升。
改性塑料是新材料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我國多產業實現輕量化、低碳化及環保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制造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塑料加工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意見》及《塑料加工業“十四五”科技創新指導意見》提出,塑料加工行業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塑料加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做貢獻。
到2025 年,塑料加工業主要產品及配件能夠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尤其是高端領域的需求,部分產品和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建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行業產品標準體系;行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兩化”融合邁上新臺階。改性塑料作為國家重點鼓勵和發展的行業,在“十四五”期間將迎來高速發展的窗口。
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發展潛力分析2023
改性塑料行業起源于發達國家,隨著上個世紀石油工業以及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歐美等發達地區率先在塑料改性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技術創新,并逐漸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及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跨國公司如巴斯夫、陶氏化學以及杜邦等。我國改性塑料的發展始于 20 世紀 90 年代,隨著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全球制造業與供應鏈向中國轉移,使得行業得到快速成長。
我國汽車用改性塑料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所占據,國內改性塑料企業才占有不到1/3的市場份額。由于國內企業的產品大多局限于低技術含量、低標準的層面,對那些具有高性能需求的領域開拓能力明顯不足。目前我國改性塑料企業主要分布于珠三角與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客戶密集的地區,具有一定的區域性特征。從銷售端來看,由于改性塑料下游應用場景廣泛,下游行業眾多且客戶遍布全國各省市,產品銷售不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
隨著“十四五”的逐漸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將逐步加快,國內市場的需求增長將拉動改性塑料相關產業鏈的質量提升與深化發展,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為傳統行業與新興領域帶來高速發展,帶動對上游改性塑料的需求。隨著下游領域對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改性塑料正逐步替代通用塑料與傳統材料,成為支持產業發展的重要新材料之一。
改性塑料憑借其輕量化、耐腐蝕、阻燃性、耐熱性、絕緣等性能,已經越來越多的應用在社會各個領域,包括汽車、電子、醫藥、包裝、家電、建材、航天、新能源等傳統行業與新興產業。在汽車領域,改性塑料可以用于方向盤、儀表盤、汽車車燈、保險杠、燃油箱等關鍵零部件,并且在新能源汽車的配套產業如電池、連接器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在健康防護領域,改性塑料可應用于醫藥包材、醫療防護、藥品包裝等場景;在家電領域,改性塑料常見于各類小家電、電視以及白色家電;在家居建材領域,改性塑料也是建材、管道材料、施工用品等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逐步進入了航天、光伏、風電等新興領域。隨著未來相關產業不斷創新,產品性能的不斷提升,應用領域也將持續擴展,為行業內的企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想要了解更多改性塑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