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巴西“淘金記”
(資料圖)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品牌工廠BrandsFactory(BrandFactory2049),作者:王曉寒,創業邦經授權發布。
很多人說,在今天的世界,如果要看增長,除了東南亞,那就是拉美,這是一片遠還沒有開發的新市場。實際上,已經有大量中國企業深入拉美,尤其是拉美地區最大的電商市場巴西。
巴西市場,活躍著許多中國企業的身影。速賣通將巴西列為重點運營的國家,TikTok視巴西為今年電商發力的重地,極兔國際已在巴西、墨西哥建立了本地化團隊,就在近期,SHEIN宣布未來幾年將在巴西投資7.5億雷亞爾(約1.49億美元),與巴西的2000家紡織品制造商合作;菜鳥與巴西郵政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了物流體驗的最后一關。
曾經有一位投資人這么評價出海,本質上就是貿易,沒有平臺型的機會。這一句話可能適合上一個時代的出海,在新時代的出海形勢下,一批基礎設施企業,正在將出海的生意帶入更加本土的世界里。
平臺積極布局,商流的涌動不息,將激發新興市場無窮商機。中國企業的巴西故事,誰將走在最前面?
中企巴西“淘金記”巴西總統盧拉訪華,將這個被標記為“足球王國”的國度拉入了國人的視線。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盡管巴西與中國的直線距離長達1.88萬公里,橫跨半個地球,但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等大城市的街道上,比亞迪純電動出租車卻能如魚一般穿行,這里有著許多中國人熟悉的logo,TCL、華為、摩托羅拉、SHEIN、Anker……
巴西與中國的“淘金故事”早已書寫。
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巴西第一大貿易伙伴,2022年中巴雙邊貿易額達1714.9億美元。這個拉美第一大經濟體,吸引了一大批不同領域的中國企業積極投身于此,深度融入到巴西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去。
通訊領域,早在1999年,華為就進入了巴西市場,截至目前已投資超10億美元,并創造了近2萬個就業崗位。汽車行業,奇瑞汽車在2012年成為第一個“吃巴西市場螃蟹”的中國車企,投資4億美元開設工廠項目,2014年比亞迪成立巴西分公司,次年在當地開設了第一家工廠。家電領域,2016年TCL電子在巴西成立了合資公司,截至2022年底,TCL智屏在巴西的出貨量市場份額排名第三。
隨著中國企業出海進程的不斷加速,跨境電商企業接過時代的接力棒,參與到巴西電商市場的建設中。
巴西電商市場有著天然的獨特魅力,這里有超過2.15億人口,平均年齡為26歲,互聯網普及率高、消費意愿強,且電商增速迅猛。據巴西電子商務協會ABComm預測,2023年巴西電商銷售額將達到1860億雷亞爾,漲幅預期在9.5%左右。
全球速賣通很早就看到了巴西市場的巨大潛力,2014年速賣通就發布了葡萄牙語及西班牙語版本,方便巴西、墨西哥、秘魯等拉美消費者。2015年,“跨境電商一哥”Anker跟隨著速賣通,進入了巴西市場。在Instagram上,Anker專門設置了以巴西為后綴的專屬賬號,足見其對巴西市場的重視程度。
跨境電商巨頭SHEIN自2019年開始布局巴西,短短三年,到2022年,SHEIN在巴西的銷售額就達到了80億雷亞爾,約合15.6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高達300%。
2020年10月,巴西央行推出的即時支付系統PIX正式上線,巴西跨境電商市場開啟了蓬勃發展的浪潮,全球速賣通也就此在巴西加速發展。也是這一年,有著中資背景的Shopee強勢進入巴西市場。2022年Shopee在巴西的營收已經達到了21億雷亞爾(約合4.02億美元),在巴西電商平臺中排名第五。
2023年,TikTok宣布計劃在12個國家開放電商功能,西班牙和巴西為首選地。SHEIN則加速了在巴西的本地化布局,表示未來幾年將在巴西投資7.5億雷亞爾(約1.49億美元),為當地產品和賣家建立一個市場,與巴西的2000家紡織品制造商合作。
中國電商平臺殷殷耕耘,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抵達巴西消費者手中,數據顯示,巴西80%國際包裹來自于中國。就連亞馬遜巴西站,也在今年4月中旬宣布對中國商家正式開放試運營,成為亞馬遜向中國賣家開放的第18個海外站點。
中國物流卷進拉美平臺的積極布局,促進了中國商品向全世界的輸出,巨大的商品流動需求,自然而然地帶動了中國物流企業出海。
以中國跨境賣家們更為熟悉的東南亞地區為例,不必說數量可觀的頭程物流企業,就連本地配送環節,都可以選擇極兔、順豐、百世等中國企業,另外,跨境賣家們日益增長的本土化運營需求,促使易達云倉、元倉、東南云雀等企業積極在東南亞地區布局海外倉。這些物流企業的出海布局又反過來給跨境商品的流通提供了更多便利。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拉美。
早期,無論是頭程運輸還是尾程派送,可選擇的拉美物流優質資源非常少,這令許多跨境電商對拉美市場望而卻步。例如拉美距離中國有一萬多公里,商品漂洋過海要花費很長時間,即便是走空運小包也很難保證時效。尾程派送方面,甚至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這樣的大城市,都有著上千座貧民窟,那如何把貨安全地送進去,就成為了難點。
而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涌入拉美市場,其中的中國“送水人”也變多了。最直觀的,是中國到巴西、墨西哥的專線增多。
美客多巴西賣家王雷(化名)向品牌工廠表示:“我2018年最開始做巴西市場的時候,頭程運輸很頭疼,因為沒有幾家可選。到了2020年,情況有好轉,好幾家物流公司開通了巴西線路。重要的是,空運小包的價格也下來了?!睋?,菜鳥、iMile速遞、極兔國際、三態速遞、中國郵政等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均已開通了拉美方向的物流專線。
但最令王雷等跨境電商們頭疼的是,巴西的清關速度很慢,大概在7天左右,如果再加上跨境物流的運送時間,商品最終送達到消費者手中則需要大半個月。另外巴西的關稅還很高,稅率高達60%。
因此,對于王雷這樣的普通賣家來說,無論售賣的是電子產品、飾品還是配件、服裝,國際小包模式都是他們最常用的配送方式。因為小包往往整體成本低、通關率高,并且巴西對價值不超過50美元的進口訂單免稅,進一步提升了跨境賣家們的價格優勢。而近期巴西稅改風波也讓王雷心頭一緊。
“即便是順利過關了,也還要操心尾程配送,巴西環境太復雜了,很難講發生什么情況就丟了貨?!贝饲埃蟛糠仲u家在快遞配送時都使用的是本土合作公司,時效難以保證,為了優化本地配送網絡,中國物流企業也“卷”進了拉美的尾程配送和倉儲市場。
極兔高調宣布入駐拉美市場,并在墨西哥、巴西起網;在中東發展起來的跨境物流公司iMile也于2022年在拉美、北非布網;中集物流通過投資拉美航線頭部企業Delfin Group,進一步整合資源;菜鳥則通過自營自建,將快遞倉配網絡覆蓋巴西全境。除了積極投入的中國企業,國際快遞巨頭DHL、EMS、UPS等也都在加緊布局拉美市場,激發了拉美本地物流的競爭。
快遞出海的終局樣本跨境物流全程鏈條長、流程復雜、包含著多個物流節點。
一款商品想要從商家手中送到用戶手里,首先需要從國內商家處運輸到貨代處,貨代在收到包裹后要給包裹定價、整理信息,然后才送往物流服務商處,之后在集運倉按國家進行分揀、郵資、價簽,即互封和開拆。在接受海關檢查后,就經由海運或空運運往買家所在的國家。到目的地國后,需要報關報檢,這往往需要花費一段時間。等過關之后,需要進行目的地國的中轉和轉運,再進行本地交貨。
因此,在眾多物流企業中,那些能夠對于跨境物流全流程具有強把控能力的企業就很容易受到商家青睞。特別是在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跨境物流配送環境更加復雜,全鏈路資源的綜合獲取與整合能力更是成為了考驗物流服務供應商的重點。
國內物流巨頭的海外征戰已持續多年,從東南亞到拉美,再到中東北非、歐洲、北美。如果我們將國際快遞分為ABCD段,可以看到的大部分跨境物流企業的布局是BC段,即頭程運輸及報關清關,而缺乏國內外的“第一段”、“最后一公里”服務。
但依托于阿里系成長起來的菜鳥,面對跨境物流的難點痛點,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全球自建網絡+強控核心物流節點。
在A段,也就是中國國內運輸部分,成立于2013年5月的菜鳥,建成了中國最大的上門攬收網絡,覆蓋全國200多座城市。以中國快遞市場為圓心,菜鳥跟隨著速賣通、國際站、Lazada的商流走向國際市場,并逐漸將其物流配送能力服務更多外部的獨立站、平臺電商賣家客戶。
在跨境運輸的B段,菜鳥不僅與航空公司、海運船東、中歐班列等巨頭合作,還在杭州機場累計開通10余條全貨機國際貨運航線,提供覆蓋歐洲、亞洲的全貨運包機,并提供部分回程線路。
在C段,為簡化報關清關流程,菜鳥與全球60+口岸合作建立智能清關系統,日均處理超450萬件跨境包裹。
在D段,即在其他物流企業并未深耕的本地運輸環節,菜鳥積極在海外搭建本地化的分撥中心、海外倉和末端配送團隊。在巴西,菜鳥快遞倉配網絡已覆蓋巴西全境,本地下單后平均2-3日送達,圣保羅等核心城市可實現隔日達甚至次日達。
綜合ABCD段全鏈路的跨境物流基礎設施投入,依托國際樞紐、干線、末端、關務等國際端到端的物流網絡運營與組合能力,菜鳥成為了全球最具價值的物流獨角獸,2022年營收超過600億元,同比增長27%。
正如王雷所說:“想要在巴西穩定發展,就一定要選擇優質的物流合作伙伴?!边@樣的想法其實放諸四海皆為至上準則。
自菜鳥2018年啟動“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以來,已經建成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智慧物流網絡。更重要的是,在海外分撥中心、海外倉、自營末端配送等重點物流節點,菜鳥都采取了強控自營模式,深度把握物流節奏。
全流程、強把控,打通跨境物流的ABCD段全鏈路,菜鳥以此來確保為跨境商家提供著“保姆式”的高效服務。
尤其是在大促節點時,如果海外末端配送未能及時送達,將給商家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和品牌形象損害。而菜鳥則可以在短時間內聚合海外資源,調度更多倉容面積、運營人員來做應對大促的高峰值貨量,既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也更能保證貨物安全。
跨境電商是國際貿易新業態,國際貿易也稱通商,包括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健康積極的國際貿易關系有助于調節國內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國際間的供求關系,調整經濟結構。這就要求立體的國際快遞服務,不僅要幫助中國的商品走出去,還要能夠搭載國外的商品走進來,從而形成進出口雙向全模式運營,以維持積極健康的貿易生態。
而像菜鳥這樣,在國內及海外都自營自建快遞網絡、打通跨境物流全鏈路的物流企業,從業務模型和實際應用中,都能夠實現既服務中國客戶、又服務本地商家的跨境+本對本多層次服務。
在中國企業淘金巴西的過程中,與巴西郵政簽訂戰略合作后的菜鳥,將全程保駕護航,并有望深度融入當地市場,成為巴西的國民快遞品牌。而菜鳥在巴西成功開拓的這一模式,將有望復刻到更多新興市場,成就一個中國快遞出海的終極樣本。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