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云南省嵩明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2年,嵩明縣通過建立“產業鏈+戰區”扁平化工作機制,推進“抓產業、促項目、穩經濟”百日攻堅等行動,嵩明縣經濟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交出了一份產業產業突破發展的答卷。
作為該縣經濟引擎,嵩明縣工業持續突破,汽車產值增長88.33%;昆機機床時隔13年重新啟動,浙商產業園、模具產業園、海創二期等重點工業項目都取得突破性進展。2022年,嵩明縣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2戶。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光伏制造等取得重大進展,天合光能、華潤、國能等項目順利簽約,國巢新能源初步建成投產。民營經濟蓬勃興起,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戶。現代農業成為昆明市的亮點:“嵩明菜籃子”進駐昆明重點商圈,楊林永生花搭上中歐班列,菌視界金耳入選國家太空實驗項目,成功創建云南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花卉類),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6億元,增長5%。
(資料圖)
嵩明縣代理縣長武春祿在代表縣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嵩明縣將繼續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增長11%,其中主導產業增長15%以上,推動嵩明加快向工業大縣、工業強縣轉變。
舞好園區發展龍頭
嵩明縣將把園區經濟作為第一經濟。楊林經開區要建成500億園區,全面落實政策、人才、資金、要素保障、基礎配套“五個優先”,三年投入園區建設資金10億元以上,全力支持建設國家級綠色園區、云南省低碳(零碳)園區、綠美園區、產業集群示范基地。
2023年,嵩明縣將全面提升汽車及先進制造、食品加工兩大主導產業,支持北汽擴產提能,積極推進東風云汽等重點項目建設,確保昆機機床、模具產業園二期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發揮效益。嵩明縣將全力培育兩個100億元新興產業集群,按照“一業一策”制定扶持政策,加快布局儲能、氫能和電池、光伏組件制造;依托中電粵商產業園,爭取中國電子產業云(云南)中心落地,主動對接東數西算產業布局,著力集聚發展電子信息制造、智能終端制造和信息服務等數字產業。
立足外資、外貿、外商三年提升,加快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國際貨代、區域結算中心、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向園區布局;逐步破除經開區發展短板,確保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3%。切實幫助康師傅、燕京啤酒等企業解決項目建設歷史遺留問題,支持企業輕裝上陣、擴產擴能。全面清理“園中園”劣質項目和“僵尸企業”“低效企業”,著力推動一批企業騰籠換鳥。花卉園區錨定“百億主營業務收入”發展目標,扎實抓好專項債申報發行,全面提升園區項目承載能力;突出花卉、蔬菜品牌,按照“一園四基地”,高質量完成4萬畝設施農業規劃布局,加快中農批、福麻生物、英茂花卉、安祖花卉二期、云南建投集團現代物流等重點項目建設,培育和建設云南重要的預制菜生產基地、昆明水果交易中心,讓生菜、大花蕙蘭等更多農產品具有國際化標識。
主攻工業大抓招商
報告明確,今年將作為嵩明縣政府“招商引資攻堅年”,著力在招大引強、招企建鏈上下功夫。瞄準細分領域、領軍企業、鏈主企業、關鍵性技術企業。目標是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0個以上,到位內資12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550萬美元。其中:工業戰區引進投資100億元或用地1000畝左右項目1個;嵩陽街道、小街鎮分別引進投資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個;現代服務和機動戰區分別引進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個;農業戰區新引進用地500畝以上現代設施農業項目1個、投資10億元以上加工貿易型項目1個。加快聯東智能制造產業園、正信光伏、遠致鋰電池、龍馬控股等30個重點項目簽約,天合光能、誠恒新材料、華潤電力等101個項目開工建設,實現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
抓實市場主體倍增
2023年,嵩明縣將實施市場主體倍增計劃,深入開展政策宣傳、政策服務、政策兌現“三進市場主體”活動,市場主體增長7%以上,其中“四上企業”增長10%以上。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全力支持和鼓勵非公企業敢闖、敢為,加快提升非公企業數量和質量。著力培育總部經濟、樓宇經濟、“互聯網+”等新業態,加快阿里巴巴嵩明數字經濟產業園、蘭茂文化產業園等項目進程,支持嘉麗澤、百花箐等旅游項目提檔升級,實現入庫文化企業、信息技術企業和創建A級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三個零突破。
三產方面,嵩明縣將積極培育以城市服務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多元化激發消費潛能,限上批零、住餐企業數量分別增長10%和20%以上。
“嵩明工程”“嵩明挖機”是該縣的傳統優勢,嵩明縣將加大建筑企業的扶持和培育,建筑業產值增長5%以上。積極鼓勵“嵩商回家”,爭取一批優勢企業家、創業能手、社會鄉賢返鄉發展,同心助力嵩明現代化。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2022年,嵩明縣營商環境在昆明市轄十四個縣(市)區中綜合排名第一。嵩明縣將堅持“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扎實開展“企業服務日”“營商環境會客廳”“政務服務好差評”活動,穩步推行“一業一證”“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為民為企模式。堅持“鏈長包干、總監包辦”,全面開通“企業吹哨、政府報到”綠色通道,深入開展涉企審批“五減”行動,以園區為重點全面推行投資并聯審批、容缺審批、告知承諾、聯合驗收“四大新機制”,讓企業在嵩明投資安心、省心、舒心和放心。持續開展高質量發展表彰活動,安排4000萬元產業扶持資金兌現一批政策,讓更多企業家在嵩明有地位、有獲得、有榮耀。全力開展要素保障攻堅,申報省市級重點項目80個,爭取上級資金6億元以上,高效完成土地收儲、報批、供應各2000畝以上,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勝勢。(記者 鄭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