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龐華瑋 唐婧
4月25日,股市基金又跌上熱搜。
4月25日,A股市場大幅調整,三大指數均跌逾5%。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收于2928.51點,創近兩年新低。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5.13%,深證成指下跌6.08%,創業板指下跌5.56%。
當天超4600股下跌,僅148家上漲,兩市1900余股跌超9%。北向資金凈流出43.97億元。各行業普跌,其中,有色、軍工、傳媒、電子、新能源等成長板塊領跌。
板塊熱度:
今日,經濟學家任澤平發文稱,建議投資者保持理性,不要倒在黎明前。
誰在出逃?為什么跌?
“上周五本來大家認為3086點有支撐,上周五已有部分資金進場,其中包括北向資金資凈流入67億元。然而周末出了一些利空因素。”4月25日,一位基金人士向記者表示。
業內認為,4月25日的A股大跌有兩大原因:
一是國內疫情多點散發;
二是美國加息。
招商基金表示,股市大跌的原因為:
第一,多點散發的疫情正在形成新的經濟沖擊;
第二,寬貨幣-寬信用-盈利底傳導不暢,經濟底與A股盈利底的恢復需要更長時間;
第三,各類資產的相關性急劇上升,背后核心的原因在于全球經濟衰退的隱憂開始出現,全球貿易活動開始放緩,美國為了控制通脹而急劇上升的壓制需求,美元利率的抬升已經使得商業票據和垃圾債的利差走擴。疊加人民幣的貶值,交易結構的不穩定明顯上升。
而部分私募人士接受采訪認為,基金跌至預警線和止損線導致的拋售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4月25日尾盤加速殺跌,市場再次恐慌明顯是國內公私募倉位再次被爆了,帶動各種場內資金減持及止損。如私募凈值繼續下降導致的減持或清倉,以及公募贖回壓力導致的拋售等。”玄甲金融CEO林佳義說。
事實上,隨著股市大回調,一位業內人士估計,4月25日,有一批私募被擊中預警線(一般認為0.8元),甚至止損線(一般認為0.7元)。
不過,機構大多表示并不悲觀。
林佳義表示,“目前私募倉位極低,公募一季度虧損1.39萬億,公募貨幣基金高達9.5萬億,公募債券高達7萬億,居民儲蓄率提升等,這些都說明了資金出逃達到了一個極致,而這些資金最終很多還是要提升權益配置的。包括外資也是需要回流的。”
他表示,政策已出現了積極信號,比如上周個人養老金發展意見出臺,以及鼓勵機構長期資金入市。
后市怎么走?
總體來看,大跌之后,機構對后市卻并不悲觀。
部分樂觀派在4月25日市場大回調時開始抄底。“今天我們在加倉。”4月25日,格雷資產總經理張可興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不過,張可興表示,“雖然我們開始加倉了,但不是加得很重,因為最后熊市末端的波動可能會很大,也說不準哪些股票會大跌,因為此時基本面和業績面已完全失去了作用,而更多是情緒主導。”
“熊市的調整已經到末端了,熊市最末端的表現就是,無論是好股票,還是爛股票,都是大跌,今天市場的表現符合一個熊市末端的跡象。”張可興說,從2007年起,他經歷過四五輪牛熊市,每一輪的末端都是這樣的表現。
“但是我們非要等到最后一跌才進場嗎?我覺得這個難度很大,并不容易每一次都能抓到底部。我認為現在不應該太恐慌,反而應該貪婪一點,對未來長期中國經濟和國內企業的基本面多一點自信。”張可興說。
林佳義也認為出手時機到了,“一個估值個位數或者DCF折扣在三四折的資產,目前就算沒有看到明確的數據拐點,也需要客觀評估,樂觀買入,耐心持有。”
林佳義表示,比如港股的醫藥互聯網,個位數估值而需求剛需永續且有高增長動能,A股的銀行保險家電出行等,也都有很大安全邊際及修復空間。
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同樣認為,政策底之后,不久就出現市場底,這一個階段是配置股票資產的最好時機。政策底經濟底和市場底是密不可分的。對于長期投資人來講,不應當浪費每一次的危機,在市場的恐慌時期進行積極的配置。
奶酪基金經理莊宏東指出,從4月25日股市跌幅來看,已經是泥沙俱下,是系統性風險和波動占主導因素。如果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目前市場確實已經下跌比較充分,現在應仔細思考自己手中持有的標的,能否在系統性風險以后重新價值回歸。
而謹慎派繼續觀望。
“目前不適合抄底,再等一等。”4月25日,潤德盈喜私募基金總經理趙立松向記者表示。
趙立松認為,上證指數2800點左右基本探到底,時間點預計在4月底或5月初。“后市就是觸底反彈,至于反彈到什么程度,看貨幣政策和市場資金量的情況。”
同樣,海富通基金胡耀文也表示,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目前市場的估值已接近2018年底的水平,估值回歸蘊含投資機遇,面對市場的波動,我們應立足長期、冷靜應對。現階段,市場處于磨底期,中長期視角下市場的機會大于風險。
投資策略上,胡耀文認為,短期可關注低估值、高股息以及困境反轉相關板塊。
國泰基金認為,當前位置已經足夠低,A股盈利底大概率在二季度出現,同時海外壓力預計二季度達到頂峰,隨后有望好轉。
“當前市場已經位于底部區域,雖然短期可能仍有反復,但中長期來看機會逐步大于風險,對于后市表現不必過于悲觀。”國泰基金指出。
人民幣匯率為何連日下跌?
4月25日午后,人民幣繼續上周以來的跌勢,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59,創2020年11月以來新低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55關口,日內跌超500點。五個交易日以來,離岸人民幣已經貶值超過2000點。
人民幣為何連日下跌?
廣發證券(15.650, -0.88, -5.32%)分析,中美經濟和金融周期背離走闊的預期不斷增強是導致本周人民幣匯率快速貶值的原因。此外,支撐人民幣匯率的中美3個月期實際利差也出現拐點。短期人民幣匯率仍有貶值壓力,但中期來看有支撐:
(1)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好轉、美國經濟增速下行,中美經濟劈叉將緩解;
(2)目前金融機構外匯存款余額較趨勢值約有3000億的待結匯規模,企業可擇機結匯,有助于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招商證券(12.940, -1.32, -9.26%)分析,人民幣匯率貶值成為市場新的關注,但是我們認為人民幣匯率貶值并不一定會帶來資金流出,核心還是看國內經濟和企業盈利預期,新增社融加速改善是貶值對A股影響的分水嶺,國內經濟趨弱,匯率貶值更容易引發資金流出擔憂,和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后,匯率貶值更容易被看成是有利于中國出口改善的信號。本次大貶值前的3月,北上資金已經提前有了預期較為明顯的流出A股,而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加速貶值并未引發北上資金更大的波動,市場反而更關注哪些行業受益于匯率貶值。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急貶的原因有四點:
一是出口景氣出現從高速向中速回落的更多跡象。2020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強勢,一個重要內核在于中國出口的高景氣,支持了基于外貿實需的外匯流入。
二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階段性加大影響外資流入。3月以來,中國與海外的疫情防控差異邊際逆轉,且在此同時,接連出現俄烏沖突爆發、中概股監管問題、美聯儲啟動快加息等外部沖擊,可能引發外資對中國資產的擔憂情緒,導致外資階段性撤出跡象。
三是美元指數“破百”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更強牽扯。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美元指數開啟新一波上漲,特別是4月以來美元指數在日元急貶的助推下“破百”。而2015年“8-11”匯改以來,美元指數在100以上運行的時間并不多,此番“破百”對人民幣匯率預期的影響值得關注。
四是匯率在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中發揮更多調節作用。中美貨幣政策的節奏差還將延續下去。正如我們此前一直強調的,中國貨幣政策應該、也能夠做到“以我為主”,其中的關鍵就是讓人民幣匯率發揮更多調節內外均衡的作用。
鐘正生認為,目前上述人民幣貶值的觸發因素或仍在演繹,人民幣匯率可能還會震蕩調整一段時間。
人民幣不具備大幅貶值基礎
近日日元暴跌至20年新低的消息也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一向作為“避險貨幣”的日元突然不“避險”了。3月初以來美元兌日元從115一路狂飆至128附近,日元成為今年表現最差的發達經濟體貨幣。
人民幣這次下跌是否會走上相同道路?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21世紀經濟報道明確表示,人民幣不具備大幅貶值的基礎。
吳照銀指出,日本從2011年到2021年的11年時間里出現了8年貿易逆差,僅在2016、2017和2020年三年里實現了較低的貿易順差。正是近十多年時間里持續的大幅逆差,造成了日元在十年里貶值了72%。從去年第四季度以來,日本的月度貿易逆差在明顯擴大,這也決定了日元在今年3月以后出現了加速貶值。
此外,美國加息的預期越來越強烈,導致美國的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今年1月初的1.5%快速上升到目前的2.9%,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上升了140個基點。而同期日本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僅從0.1%上升到了0.2%,這樣美日之間的利差(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來衡量)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就從140BP上升到了270BP。在這種變化的影響下,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出現了大幅貶值。
人民幣的處境則比日元要好得多。
吳照銀表示,首先當前中國經濟雖然增速下行,但仍然處于中高速增長,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還會進一步上升;中國在國際經濟分工中的制造業大國地位沒有減弱甚至還在增強,中國的貿易順差沒有下降甚至還在擴大。2021年中國貿易順差達到676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一季度中國貿易順差達1629億美元,同比增長50%。有這樣強勁的經濟基本面和貿易順差,人民幣沒有貶值基礎。
其次,雖然中美利差現在出現倒掛,但是美國國債收益率在近期大幅上升以后也只是剛剛超過中國同期的國債收益率,并且隨著中國經濟二季度企穩回升,中國的國債收益率也會上升,中美利差倒掛不會呈現持續擴大趨勢,更不可能出現像美國日本之間超過200BP的利差。
他同時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并沒有完全開放,外資進出并不是非常便捷,即使美國利率高于中國利率,只要利差幅度在一定范圍內就不會導致外資大幅流出中國。因此即使這種短期的中美利差倒掛會對人民幣匯率有一些壓力,人民幣在短期也會有一些貶值,但貶值幅度非常有限,在國際上仍是強勢貨幣。
原標題:罕見重挫5%!滬指跌破3000點,原因找到了!誰在出逃,誰在進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