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陸永俊
【資料圖】
對于部分成熟的二級市場投資者而言,規模大小、市占率多少本身在盈利能力前都不值一提。
當一家期內業績由盈轉虧、銷售成本不斷激增、資產負債率創下243.7%的新高、2021年涉及八次合同買賣糾紛的企業出現時,所有的潛在投資者需要留意的恐怕不只有其規模與市占率。
這家企業就是久泰新材。
01
2021年利潤由盈轉虧
近日,內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久泰新材”)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中國平安資本(香港)為其獨家保薦人。
成立于2003年,主要從事聚乙烯、聚丙烯、丁二烯、甲醇等化工產品及其他相關深加工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久泰新材是一家綜合性化工產品及新材料生產商。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1年中國的銷售額計,久泰新材于聚乙烯市場及聚丙烯市場的所有私營非石化企業中分別排名第五及第四。此外,2021年久泰新材的聚乙烯及聚丙烯銷售額在華北地區排名第一。
對于一家企業而言,最重要的還是盈利能力的穩定性與強弱表現。不過,2021年久泰新材的凈利潤卻首度由盈轉虧,且幾乎虧掉了2020年一整年的利潤。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久泰新材分別錄得收益32.7億元、48.3億元及49.88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約為9647.7萬元、2.5億元及-2.43億元。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是不斷激增的銷售成本。期內,久泰新材銷售成本分別錄得27.09億元、39.91億元及47.21億元,占收入比例逐年增長,分別約82.8%、82.6%及94.6%。
對此,久泰新材在招股書中表示,久泰新材的業務表現取決于以合理價格獲得充足的優質煤炭及甲醇供應。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久泰新材的原材料成本分別占銷售成本總額約39.8%、45.0%及50.4%。
“其實,虧損本身并不可怕,關鍵還是業績表現是否可預期。”有業內人士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如此,招股書中,“合理價格”與“充足供應”這類表述是否天然就蘊含著某種不確定性呢?
《港灣商業觀察》就2021年業績穩定性情況、業績大變臉的原因及后續解決方案等問題聯系久泰新材,未獲回復。
02
資產負債率243.7%,數十次被執行人
當業績表現遭遇滑鐵盧,現金流動性與資產負債率指標的重要性就非常重要了。
或許是所處的行業的問題,久泰新材的資產負債率相對偏高。值得注意的是,期內,久泰新材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44.6%、191%和243.7%。
流動比率還是速動比率都呈現出一定波動。2019至2021年年底,久泰新材的流動比率分別錄得0.24、0.18和0.2,速動比率分別錄得0.21、0.14和0.17。
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方面,久泰新材期內的表現也呈現大幅波動。2019年至2020年久泰新材分別錄得1.54億元和2.12億元,但在2021年末大幅減少為2411萬元。
此外,企查查顯示,久泰新材有記錄的買賣合同糾紛共有10起。需要留意的是,其中8次發生在2021年。
此外,企查查顯示,久泰新材2021年11月還有一起財產保全的司法案件。保全裁定書裁定凍結被申請人內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賬戶存款80582元,期限為一年。
(圖片來源:企查查)
與此同時,久泰新材還需要投資者留意的是,還有眾多被執行人往事。企查查顯示,久泰新材歷史被執行人共有48次,其中最新的兩次發生在2022年4月28日以及2021年12月14日,最新這兩次被執行金額為661萬元以及38.3萬元,公司被執行總金額達到1.56億元。雖然已成歷史往事,但如此眾多被執行情況也可見久泰新材在經營環節存有不足。
久泰新材持股超過75%的關聯子公司內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存在7起歷史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額為1522萬元;最新一起是2022年7月5日,執行金額為178萬元。企查查還顯示,該公司存在于2021年9月13日因環境違法被罰兩次,合計總金額為70萬元,處罰單位為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局托克托縣分局。
“當前自治區全力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工業經濟特別是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產業發展,釋放了一系列政策紅利和現實利好。久泰將積極探索新能源、新材料、可降解行業發展方向,不斷加強與國內知名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在不斷轉化科技成果的同時,進一步通過延鏈、補鏈、強鏈來激活產業活力。”久泰新材副總經理盧振林在今年7月份公開表示。
不過,據企查查顯示,就在2022年5月,久泰新材在鄂爾多斯大路煤化工基地環境保護局2022年環境執法雙隨機二季度的任務中顯示“抽查發現問題”,現已“責令整改”。(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