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回調后,A股在2月20日由工程機械、家居、建材等地產、基建板塊帶頭下躁動起來,工程機械板塊的振華重工、拓山重工、徐工機械、三一重工都帶頭上漲,水泥板塊也不甘落后。為何大基建突然發力,市場如何判斷背后邏輯?
(資料圖)
基建增速顯著,穩增長預期強
眾所周知,在拉動經濟的“消費、投資、進出口”這三駕馬車中,投資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基建作為投資穩增長的利器,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隨著近期地方兩會相繼落幕,通過梳理各地披露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有28個省份公布了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最高達13%,西藏、海南、新疆、寧夏等地提出的增速目標均超10%。目前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市場對兩會期間出臺基建相關促進政策抱有極大的預期。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地發力擴大投資。截至2月12日,全國多地發布2023年重大項目投資清單,總投資額合計已達21.5萬億元。另據數據統計,截至2月19日,31省份獲批提前批專項債金額為2.19萬億(系2022年新增專項債發行額的60%),同比增長50%。
浙商證券指出,2023年1月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3.5萬億,同比多增由8700億升至1.4萬億,達到歷史以來最高水平。1月企業短貸新增1.5萬億,同比多增由640億升至5000億,表現同樣強勁。基建的配套融資需求繼續對年初企業中長期貸款形成支撐,預計基建投資將持續保持高位,基建開工量逐漸提速,逆周期調節作用將更加凸顯。中信證券認為,2023年年初基建投資將繼續保持10%-15%的高增速,實物工作量有望實現更加顯著的提升。
基礎建設大面積開復工,最直觀的數據就是水泥需求激增價格上調。據百年建筑調研全國250家水泥生產企業的數據顯示,上周水泥企業出庫量為149.15萬噸,環比上升83.8%。這些數據充分驗證了年初以來的基建開工量逐漸提升的事實。
除水泥需求激增外,我們再來看復工增速。據統計,今年以來復工大幅提速,開復工率已超去年同期:根據百年建筑網數據,截止至2月14日(正月二十四)全國開復工率為76.5%,已經超越去年同期。而在正月十七,項目開復工率還低于去年同期12.6個百分點。一周時間復工率增加38.1個百分點,復工大幅提速。
國信證券指出,2023年乃至未來三年內的主基調仍然是加強基建項目統籌謀劃,加大基建投資力度,可以期待更加強烈的基建投資需求釋放。
工程機械、水泥龍頭表現或可期待
在基建投資需求釋放的預期下,大基建板塊已被市場關注。其中,工程機械、水泥等板塊內龍頭表現或可期待。
徐工機械(000425.SZ):工程機械龍頭之一,公司產品中,起重機械、移動式起重機、水平定向鉆位居全球第一;隨車起重機位居全球第三;攤鋪機、旋挖鉆機、履帶起重機等12類主機產品穩居國內行業第一。英國KHL發布的“2022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榜單顯示,以公司為主體的徐工再次蟬聯全球第三,連續33年居中國工程機械第一位。
三一重工(600031.SH):工程機械龍頭之一,公司的混凝土設備為全球第一品牌,挖掘機、大噸位起重機、旋挖鉆機、路面成套設備等主導產品已成為中國第一品牌。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銷量居全球第一。公司子公司三一重機榮獲“全國質量獎”,成為行業唯一獲獎企業。
海螺水泥(600585.SH):水泥龍頭之一,主營業務為水泥、商品熟料、骨料及混凝土的生產、銷售。公司自1997年上市以來,集中精力做強做優做大水泥主業,注重自主創新,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創建了獨具特色的“海螺模式”,形成了較強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資金優勢、市場優勢和品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