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出品 | 「創業最前線」旗下「子彈財經」作者丨段楠楠編輯|蛋總美編|倩倩審核|頌文
(資料圖)
距離上會不到3天時間,無錫硅動力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硅動力”)突然主動撤回IPO申請,這番操作讓市場大跌眼鏡。
原本硅動力科創板首發將于6月5日上會,然而,6月2日硅動力突然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亦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臨近上會,主動撤回IPO申請企業并不多見。2022年,養豬大戶揚翔股份在上會前幾天主動撤回IPO申請,市場猜測原因是由于生豬價格大跌,揚翔股份業績預期不好,會影響公司估值。
根據《證券時報》報道,2022年有40家擬在科創板上市企業終止IPO發行,終止原因方面,財務核查相關問題占比高達53%。
「界面新聞·子彈財經」注意到,此前上交所對硅動力的兩輪問詢中,基本都是集中在其財務數據問詢,在即將上會前突然撤回IPO申請,是否和公司業績表現或財務情況相關?硅動力在2023年是否會面臨更嚴峻的市場挑戰?
1、下游需求萎靡,業績恐持續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硅動力成立于2003年5月,主營業務為快充芯片設計、研發和銷售,公司主營產品為AC-DC芯片和DC-DC芯片。其中AC-DC芯片為硅動力核心產品,數據顯示,2022年硅動力AC-DC芯片實現營業收入1.75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85.78%。
從硅動力兩款核心芯片應用來看,AC-DC芯片直接應用于快充充電器和電源適配器等電源設備,終端應用則為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路由器以及智能家居等;DC-DC芯片直接應用于車載充電器、儀表盤等。
從終端應用來看,消費電子為硅動力芯片第一大應用領域。2022年,公司來自消費電子銷售金額為7569.30萬元,占公司總銷售額比例為43.15%。
因此,消費行業景氣度直接影響硅動力業績表現。
前幾年,由于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火爆,硅動力產品出貨量大增,業績水漲船高。2021年硅動力實現營業收入2.43億元,同比增長111.98%,實現歸母凈利潤5562.79萬元,同比增長312.32%。
圖 / 硅動力招股書
好景不長,隨著消費電子需求萎縮,硅動力產品銷售出現下滑。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2.64億部,同比下滑23.1%,個人電腦(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出貨量為4850萬臺,同比下滑15%。
在下游需求疲軟的情況下,硅動力AC-DC芯片和DC-DC芯片銷量均出現下滑。2022年公司AC-DC芯片銷量為22711.92萬顆,同比下滑20.27%。DC-DC芯片銷量為2532.30萬顆,同比下滑14.36%。
圖 / 硅動力招股書
主營產品銷售不景氣,硅動力業績隨之下滑。2022年硅動力實現營收2.05億元,同比下滑15.63%,實現歸母凈利潤3060.27萬元,同比下滑44.98%。
值得注意的是,硅動力歸母凈利潤下滑幅度要遠高于營收下滑幅度。
對此,硅動力在招股書中表示:“由于受上游產能結構性緊張、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公司上游原材料價格仍處于高位,導致毛利率出現下滑,因此公司歸母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營收下滑幅度?!?/p>
從硅動力原材料采購金額來看,MOSFET(金氧半場效晶體管)采購金額占比最高。2022年硅動力MOSFET采購金額為7384.75萬元,占公司原材料采購金額比例為47.38%。其次為晶圓,采購金額為5252.47萬元,占比為33.70%。
圖 / 硅動力招股書
2020年至2022年,MOSFET價格從0.17元/顆上漲至0.28元/顆,三年內,產品價格漲幅高達64.71%。同期,晶圓價格則從2545.12元/片上漲至3424.26元/片,漲幅為34.54%。
圖 / 硅動力招股書
為了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硅動力將AC-DC芯片價格從2020年0.56元/顆提升至2022年0.77元/顆,將DC-DC芯片從0.61元/顆提升至0.79元/顆,分別上漲37.50%、29.50%。
由于產品提價幅度不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硅動力毛利率走弱。公司綜合毛利率從2021年38.30%大幅下滑至31.31%,毛利率大幅下降導致硅動力歸母凈利潤下滑幅度高于營收下滑幅度。
對于硅動力來說,2022年業績下滑或許只是開始。消費電子的寒冬仍在持續,IDC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6544萬臺,同比下降11.8%,個人電腦方面,一季度出貨量為890萬臺,同比下降24%。
對于消費電子寒冬,相關人士表示:“本輪消費電子寒冬是全球性的,是由多種因素疊加所造成本輪消費電子寒冬將持續很久,或達5年以上。”
在下游需求低迷的情況下,硅動力很難獨善其身,2022年業績下滑或許只是開始。
2、公司存貨周轉率低,引發交易所關注
「界面新聞·子彈財經」注意到,由于下游需求萎靡,硅動力產品銷量出現下滑,導致公司存貨規模急劇增長。
2020年至2022年,硅動力存貨規模分別為2309.88萬元、4268.06 萬元和5685.65萬元,占公司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2.74%、13.27%和 14.11%。
硅動力存貨規模擴大引起交易所關注,交易所在問詢函中要求硅動力說明,公司存貨規模增加的原因以及公司存貨周轉率低于同行的原因。
對此,硅動力表示:“2022年盡管下游需求減弱,但由于上游原材料產能彈性較小,為了保障后續產能供給穩定,2022年上半年,企業仍保持較高原材料采購量,另外由于下游需求萎靡,導致公司產品銷售不及預期?!?/p>
從存貨構成來看,截至2022年底,硅動力近50%的存貨為MOSFET、晶圓等原材料、接近30%為AC-DC芯片和DC-DC芯片等產成品,不過隨著下游需求減弱,公司存貨價格出現下跌。2022年硅動力對存貨進行了計提,其中原材料計提206.40萬元,產成品計提了288.27萬元,合計計提494.67萬元,存貨價格下跌也導致硅動力凈利潤進一步減少。
圖 / 硅動力招股書
另外,與競爭對手相比,硅動力存貨周轉率過低。這也引發交易所關注,在第二輪問詢中,交易所要求硅動力說明公司存貨周轉率低于可比公司的原因。
對此,硅動力表示:“2020年、2021年公司業務規模較小,但基于未來銷售增長預期,公司適當增加原材料庫存,導致公司存貨周轉率下降,2022年隨著公司業務規模增長,存貨周轉率已經接近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p>
圖 / 硅動力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22年公司存貨周轉率為2.59,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2.49。不過,在消費電子寒冬仍在存續的情況下,公司存貨訂單覆蓋率急劇下滑。2020年至2022年,硅動力AC-DC芯片的訂單覆蓋率分別為 251.36%、248.01%、76.59%;DC-DC芯片的訂單覆蓋率分別為 44.41%、87.16%和31.50%。
可以預見的是,在下游需求持續萎靡的情況下,硅動力存貨訂單率有可能繼續下滑,公司存貨跌價規模也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3、重營銷、輕研發,公司產品技術落后
「界面新聞·子彈財經」關注到,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硅動力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的現象。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90%、2.31%、2.86%,均高于可比公司均值。
圖 / 硅動力招股書
對此,硅動力表示:“由于公司銷售規模較小,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導致公司銷售費用率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高科技公司在快速擴張階段,也會注重產品研發,但硅動力對研發并不重視,甚至遠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硅動力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只有11.55%、7.46%、12.35%,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14.68%、12.32%、20.44%。
對此,硅動力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產品集中在電源管理芯片領域中,并形成了成熟、穩定的研發體系,另外由于可比公司業務線條多,因此研發投入相對較高?!?/p>
不過從產品技術來看,硅動力并未形成領先優勢。以公司主營產品AC-DC芯片為例,硅動力AC-DC芯片主要分為控制芯片和同步整流芯片。
其中,控制芯片為公司核心產品,2022年控制芯片實現營收1.32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高達64.69%。以硅動力20W快充控制芯片為例,控制芯片技術指標中,工作電流越小越好、過壓保護電壓越高越好(此處代表工作電壓范圍寬)。
硅動力將自家控制芯片與競品關鍵指標上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公司控制芯片在過壓保護等方面不如同行競品。
硅動力核心產品技術落后,反映到財務上是公司綜合毛利率要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2020年至2022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2.90%、38.30%、31.31%,同期,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別為34.08%、43.55%、38.18%。
圖 / 硅動力招股書
在公司產品技術落后的情況下,硅動力仍堅持營銷為主,研發為輔。當下游需求旺盛時,硅動力產品技術劣勢不會明顯,但在下游需求萎縮時,客戶必定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產品,硅動力產品技術劣勢也會暴露無遺。
身處消費電子寒冬,硅動力自然難以幸免,在公司業績大概率連續下滑背景下,主動撤回IPO申請無可厚非,畢竟投資者很難對業績連續下滑企業有所“青睞”。
在主動撤回IPO上市申請后,如果硅動力不能繼續勤修“內功”,把核心產品技術搞上去,那在競爭殘酷的快充芯片領域,硅動力很有可能會被市場淘汰。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