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數據綜合同花順iFinD、各公司年報數據整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半個月內,監管部門連續三次表達對醫藥反腐的行動和決心,我國醫藥反腐風暴再次升級!
7月21日,國家衛健委等10個部門召開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視頻會議,要求針對醫藥領域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重點環節和“關鍵少數”,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進一步形成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消息傳出后,A股醫藥板塊全線大跌。自7月31日至今,板塊指數的調整依然在延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醫藥板塊的走勢與醫藥反腐的消息有關。
醫藥類企業從研發到上市鏈條長、環節多,銷售費用科目在財務報表里是構成最復雜且也是最容易被調節的科目。醫藥公司的銷售費用包括企業為推廣產品和服務花費的各項費用,虛假調研和宣傳、贊助會議、藥品回扣等都有可能囊括其中。因為發生過程虛實難辨、費用的產生又存在復雜性和隱蔽性,醫藥企業的銷售費用正成為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的領域。
覽富財經網數據中心對申請A股IPO的30家醫藥制造業企業進行了梳理,發現部分企業的銷售費用占其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70%,最高的一家占比竟然超過500%。
在30家企業中,除軒竹生物、恒潤達生、善康醫藥3家企業采用《上市審核規則》第(五)項上市標準而未公布相關數據外,其余27家企業都披露了營業收入、銷售費用、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等數據。
以2020年為例,27家公司的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值的平均數是44.95%,高于平均值的企業有6家,低于平均值的有19家,未公布該年度數據的有2家。
具體來看,津同仁在2020年至2022年實現營收分別為8.18億元、10.12億元、10.86億元,公司在這三年的銷售費用同樣保持著較高金額,分別達到4.01億元、5.15億元、5.64億元,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03%、50.86%、51.95%。
科寶制藥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17.01億元、19.73億元,銷售費用分別為12.38億元、14.49億元,銷售費用占比更是高達72.77%、73.47%。
長風藥業在2020年實現營收485.88萬元,銷售費用為2651.76萬元,當年的銷售費用占比竟然高達545.76%。不過,該公司在隨后兩年的營收出現大幅增長后,其財務報表中銷售費用占比也呈現明顯降低態勢。
值得關注的是,百神藥業、長風藥業、國創醫藥、迪嘉藥業、英科新創等企業,在2020年至2022年的銷售費用占比逐年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