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網紅主播、直播操盤手等一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涌入大眾視線。當你在手機前觀看直播時,是否好奇過直播間背后的故事?日前,記者采訪了幾名00后電商直播行業從業者,走近他們真實的工作和生活。
郭雪枝在帶貨。許接英/攝
帶貨主播:收入高、回報快,伴隨高強度工作壓力
2021年12月24日下午2點,在完成選品、確定新品庫存和福利品等準備工作后,郭雪枝走進直播間,開啟了近5個小時時長的直播。其間,郭雪枝不停試背各式女包,讓粉絲看到上身效果。在直播后半段,郭雪枝的聲線由于講話太多而有些沙啞,但當看到直播間不斷上升的人氣和銷售額時,她依舊情緒高漲,十分賣力地講解。
21歲的郭雪枝是一名00后帶貨主播,來自湖南永州。說起來,郭雪枝當初入行,是受姐姐的影響。郭雪枝的姐姐在廣州花都獅嶺開設皮具廠,大專畢業后,郭雪枝沒有急于找工作,而是來到了姐姐的廠里幫手。當看到姐姐站在鏡頭前通過直播售出一件件自家產品時,那種新奇感覺一下擊中了郭雪枝。她決定,自己也要成為一名帶貨主播。
2020年9月,郭雪枝在當地一家傳媒公司成功應聘當上主播,在簡單培訓后,她第二天就上陣試播。鏡頭前的她眉飛色舞,充滿自信。在一個小時的直播時間內,她賣出去兩個皮包。此后,她的直播工作漸入佳境,粉絲數和下單量直線上升。一個月后,一個品牌皮具公司看中郭雪枝的主播潛質,將其“挖走”。郭雪枝因此成為這家公司的第一位帶貨主播。
剛開始,郭雪枝一天直播3場,每場時長3個小時。做到第3天,粉絲數就從零增長到600個。一年后她離開這家公司時,粉絲數量已達29萬個,一場直播銷售額最多超過50萬元,全年銷售額有4500萬元。在給公司創造效益的同時,郭雪枝的平均月薪也達到四五萬元。
主播雖然收入高、回報快,但背后是高強度高壓力。入行后,郭雪枝每天至少直播5個小時,其間需要一直全神貫注、隨時關注直播間狀態,和觀眾聊天,不能冷場。
“由于長時間不間斷直播,主播的精神狀態一直是緊繃的,常要應對各種突發情況。”郭雪枝表示,一年來,自己就有過好幾次現場“翻車”。比如網絡突然卡殼;在用手指測試包包的耐磨性能時,不小心把皮給刮掉了;還有突然出現在鏡頭里看熱鬧的陌生顧客等這些都時刻考驗著主播的臨場反應。
下播后,她和團隊成員還得復盤當天直播情況和數據。往往回到家已是深夜,等到卸妝、洗漱完躺下已到了次日凌晨一兩點。年輕人睡得沉,一覺睡到中午,又匆忙趕到直播間,開始一天的直播。這樣周而復始,幾乎每天都在這樣緊張的狀態中度過。
郭雪枝坦言,直播圈瞬息萬變,粉絲流動性高,焦慮則是很多中小主播的通病。郭雪枝曾遇到過上班前一分鐘突然崩潰大哭的情況,“害怕做不好,怕冷場,怕粉絲走掉,賣不出去貨,完成不了目標。”
即使如此,郭雪枝仍覺得網絡主播這個職業帶給了自己“無限可能”,打算長期干下去。今年10月,在從原來公司辭職后,郭雪枝又回到當初入行的第一家企業。這次,她組建起自己的直播團隊,包括2名主播、1名中控、1名運營、1名顧問,和公司更多的是一種合作的關系。“也算是自己創業吧,把賬戶從零做起。”這一次,她不僅賣女式皮包,包括衣服、鞋子、零食等都會賣。她的目標是打造個人專屬品牌,成為一名帶貨網紅。
操盤手:推衍直播效應,制定相應方案
除了鏡頭前、鎂光燈下光鮮亮麗的主播,一場“完美”的直播帶貨,離不開對上架貨品、直播亮點、直播節奏、福利等進行多維度把控的操盤手。
張錦豪就是這樣一名操盤手。已有6年直播行業從業經驗的他,歷任歡聚時代電商品類運營、虎牙直播APP全球版始創核心運營,經歷了直播產品從0元到百萬元銷售額的過程。
2020年9月,張錦豪來到一家娛樂公司,這是一家MCN機構,又稱網紅孵化平臺。彼時公司布局電商主播業務已有一年。如今,張錦豪脫離了以往的舒適圈,把全部精力投入在電商主播這一板塊。憑借多年的直播行業經驗,在他的帶領下,公司旗下數萬名娛樂達人轉型電商帶貨主播。2021年12月28日,記者走進張錦豪任職所在地黃埔區的辦公區域,看到以“收藏”“投幣”“轉發”等命名的會議室,網絡文化浸潤在方方面面。
操盤手對電商直播的每一個環節負責。越來越多的中小主播在尋求操盤手的幫助,謀求突破提升。對于資深的操盤手張錦豪而言,每一場直播帶貨,最重要的是直播前的準備工作,根據貨號庫存、主播粉絲數、流量等數據,他就能推衍出每場直播效應,制定相應的直播方案。
張錦豪告訴記者,每場直播中,前三分之一時間最為關鍵,要最大力投入流量,吸引粉絲購買。由他成功主導的有800萬粉絲的快手娛樂達人,首場專場直播成交總額超500萬元。
●行業觀察
直播成為00后的理想職業
直播,正成為眼下最熱門的風口行業。據智聯招聘在2021年“雙11”期間發布的《2021年直播產業人才報告》顯示,直播崗位的大學生求職人數同比增長了69.52%,平均薪酬達10448元。隨著直播行業進一步發展,直播崗位漸成95后、00后年輕群體的理想職業。調查顯示,有10.9%的95后、13.8%的00后想成為電商主播,這一職業排在“Z世代想從事的新興職業”第三位。而廣州則是直播相關行業招聘需求最大的城市。
2021年7月,帶貨主播還有了個專業名字——“互聯網營銷售師”,這是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9個新職業之一。一批頭部主播正成為首批人社部的“互聯網營銷師”新職業代表。
在業內人士看來,電商主播這行業當前存在著供不應求的矛盾,特別是優秀的主播人才尤為稀缺。“整個直播電商板塊未來將融入我們日常電商的環節,主播好比商場導購員,會越來越普及化。”專注主播團隊孵化的廣州快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希清對此表示,與旺盛的需求相比,不少主播綜合能力欠缺,想跟上行業發展態勢的主播們對技能提升和行業知識有更多需求。
此外,不穩定的收入和日夜顛倒的工作,也考驗著主播的身心健康。張錦豪告訴記者,目前他所在的公司自主孵化的電商主播有6名,有契約關系的電商主播有4000名,大部分是80、90后。整體而言,盡管主播們收入可觀,但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多,這都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記者 許接英 林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