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訊 (記者雍黎 通訊員趙鵬)4月21日,記者從重慶兩江新區獲悉,國家頂級節點(重慶)取得里程碑式成果:截至目前,累計標識注冊量200.3億,累計解析量152億,接入企業節點數21770個,以上數據3月環比增長率均居全國第一。
工業互聯網是支撐智能制造的新型基礎設施,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的神經中樞,對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變革具有重要意義。依托國家頂級節點(重慶),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在西部十省市全面落地生根,推動通信、設備制造業、建材、汽車、醫療器械等19個產業實現飛躍發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創新應用效果明顯,帶動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例如,由于勞動力密集、信息化水平低等原因,混凝土質量溯源難成了建筑行業的一大痛點。重慶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敬介紹,混凝土生產28天后才能查驗產品質量,如果無法做到準確溯源,不僅難以提升產品質量。
針對這種情況,重慶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將工業互聯網標識與混凝土工業互聯網平臺融合,開發了混凝土生產施工全流程質量追溯標識應用場景。以混凝土供貨小票為載體,為每車混凝土賦予“身份證”,實現生產、運輸、澆筑全流程可追溯、可分享,使混凝土產品的來源可尋、去向可追、責任可查。
“下一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要通過三方面不斷完善重慶國家頂級節點的服務能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重慶運營中心主任李琦琦表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將通過賦能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數據貫通發展,發揮“星火· 鏈網”超級節點作用,做好數據的匯聚與管理,充分挖掘數據的商業價值,探索虛擬現實、工業元宇宙、能源互聯網等新技術在重點行業的創新應用,助推西部地區數字經濟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