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消息,深圳市財政局官網發布《關于深圳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擬出資子基金的公告》。公告顯示,深圳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擬向5只子基金出資不超過24.5億元,參設子基金總規模達115億元。
這是繼4月7日深圳市發布《關于促進深圳風投創投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之后,深圳扶持創投業發展的又一新動向。
根據公示名單,五只基金涉及的投資機構包括:創維投資、同創偉業、基石資本、毅達資本、元禾璞華。其中,同創偉業、基石資本均為深圳本地頭部機構;創維投資則是創維集團旗下投資機構;而毅達資本、元禾璞華屬江蘇頭部創投機構,前者倡導全產業鏈投資,后者專注集成電路產業領域投資。
公告顯示,本次涉及的五只基金,類型均屬于“新興產業發展類子基金”,目標募資總額達115億元。
具體來看,引導基金擬出資創維投資管理基金深圳創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不超過1.5億元,基金總規模10億元,占比不超過15%。目前這只基金尚未有工商登記信息。
擬出資同創偉業管理基金深圳南海成長灣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不超過9億元,基金總規模40億元,占比不超過22.5%。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21年12月16日,注冊資本為10億元,目前已投項目有語音交互提供商深圳人馬互動科技。
擬出資基石資本管理基金深圳市鵬遠基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不超過11.5億元,基金總規模50億元,占比不超過23%。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21年12月9日,注冊資本為12.5億元,目前尚無公開的對外投資信息。
擬出資毅達資本管理基金深圳高投毅達新興產業發展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基金總規模5億元,引導基金出資不超過1億元,占比不超過20%。目前該基金尚未有工商登記信息。
擬出資元禾璞華管理基金深圳鯤鵬元禾璞華集成電路私募創業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伙)基金總規模10億元,引導基金出資不超過1.5億元,占比不超過15%。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21年12月29日,注冊資本為9.191億元,該基金目前超過50%的資金來自深圳、江蘇兩地政府資金,目前該基金尚無公開的對外投資信息。
政府引導基金已成主要出資平臺
深圳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成立于2015年,由深圳市財政出資1000億元,由深創投受托管理。據深圳財政局披露,截至2021年8月,與引導基金合作設立基金的創投機構共81個,其中深圳本土創投機構51個,占比約62%,參股其所管理的子基金共76支。此外,與天使母基金合作基金機構共56個,其中深圳本土創投機構36個,占比64%,參股其所管理的子基金共56支。
2015-2017年是政府引導基金的高速增長期,隨后其設立步伐放緩,重點轉向對存量基金的投資及運作管理。近年來,募資端收緊成為投資機構面臨的一大挑戰,而高速發展的國資背景LP出資則相對活躍,逐漸成為股權投資市場重要的資金來源。
統計數據顯示,按不同新募規模基金LP類型分布來看,2021年新募規模大于等于10億元的基金主要資金來源仍為政府機構/政府出資平臺、政府引導基金類LP,合計出資占比達39.2%。
2021 年活躍LP中,政府引導基金的出資活躍程度較高,多支引導基金出資案例數超過20筆,所投子基金不但包括頭部市場化綜合型基金,還包括與引導基金重點扶持地域、階段或產業方向相匹配的特色機構。其中,由深圳市引導基金出資100億元成立的深圳天使母基金去年出手頻繁,出資案例超過15件,排行全國活躍政府引導基金前列。
今年3月,深創投公示了《深圳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參股子基金2020年度績效考核評價》,評價以投資期及退出期兩個階段劃分,對參股的市場化子基金的投資績效進行了考核與結果公示,IDG資本、東方富海、達晨創投、鴻泰投資等機構上榜。
有深圳本地投資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更傾向于投向一線機構,而這類型機構相對而言本身就具有資金優勢,也就是說,在募資難的市場大背景下,創投機構將走向進一步分化的局面,“頭部大機構會越來越強,中小型面臨被逐漸淘汰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