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港股內房股走強,共有超70只地產股股價上漲。
截至收盤,綠城中國股價上漲7.19%,融創中國、華潤置地漲超5%,建發國際、萬科企業、新城發展、旭輝控股、中駿集團、時代中國等跟漲,漲幅皆逾3%。
在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看來,今日內房股股價上漲與近期的一系列利好有直接關系,譬如廣州對于新房限價政策的松動、分級備案,還有融資方面保障房、租賃住房相關貸款不納入貸款集中度管理、降低首付比例……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亦表示,城市信貸政策適度調整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項目去化,進而加速房企資金回籠以緩解債務集中的壓力,“房產板塊信心有所提升,市場看好態勢也隨之增多”。
多地下調首付比例
2021年下半年以來,為促進樓市健康發展,多地政府發布“救市”政策,如放松落戶、發放購房補貼等。為響應住建部提出的“充分釋放居民住房需求”,菏澤也于近期加入了政策調控的隊伍,20%首付購房的信息引起廣泛關注。
2月17日,市場有消息稱,以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為主的四大銀行在山東省菏澤市下調了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
一份網傳文件顯示,“無房無貸”購房者的首付比例將降至20%;名下無住房有個人住房貸款記錄且已結清或實際擁有1套住房但無貸款記錄的居民家庭,首付比例為25%;名下有1套住房且存在貸款記錄的,首付比例執行30%;兩套及以上住房且無貸款記錄或有貸款記錄但已結清的,首付比例按40%執行。
來源:網絡
這一文件隨后得到證實,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并非所有的“無房無貸”購房者均可享受20%首付比例。
億翰智庫認為,四大銀行放寬限貸針對的更多是信用良好的購房群體,“限貸放寬對當地房地產市場有促進作用,但影響有限”。
作為內生型的三四線城市,棚改帶來的需求釋放后,菏澤房地產市場需求受到抑制,市場長期處于以價換量的狀態。億翰智庫指出,雖然2021年菏澤新房價格從每平方米6439元上漲到了6571元,但實際已跌回2019年的市場水平。
于市場而言,首付比例下調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而菏澤其實也并非首個下調購房門檻的城市。
1月12日,廣西北海發布了一則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的通知,明確繳存職工家庭購買第二套住房或申請第二次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60%下調至40%。
此外,重慶、江西贛州的不少銀行也已經將首套房貸首付比例降至20%,更早在2021年3月末山東泰安部分銀行也對首次購買住房的家庭可執行20%的首付比例。
據業內人士透露,此輪調整城市均為非“限購”城市,是由當地地方住房、金融職能部門根據因城施策原則共同決定調整。
融資風向仍謹慎
而除此類“救市”措施刺激外,開發商們在融資端“各顯神通”亦助推了企業在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
以綠城中國為例,今日早間,其公告表示,公司于2月17日已與匯豐以及瑞士信貸就于2025年到期的本金總額1.5億美元4.7%的額外優先票據的發行和出售訂立認購協議,該票據將與2020年10月29日發行的2025年到期、本金總額3億美元4.7%的優先票據成為同一系列票據。
按綠城中國估計,該票據發行所得款凈額大約為1.46億美元,擬用作若干現有債項的再融資。
在如今幾近冰封的境外融資市場,綠城中國的發債動作格外引人注目。融資信息披露后,該公司今日股價一路上行,期間最高漲至13.04港元,漲幅近9%。
宋紅衛在采訪中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目前能夠發行境外債的房企鳳毛麟角,“境外融資的企業一般都是具有規模的品牌優質房企”。
而對于部分暫時不能順利境外融資的企業而言,境內則成為了其融資的“主戰場”。只是,這類企業多有著國資背景。
近日,廈門象嶼披露信息稱,擬發行28億元的公司債,利率區間為3%-4.5%。此外,包括資陽城建、溫州城建、青島世園集團在內的十余家地產開發企業的公司債券項目進展更新為“已反饋”。宋紅衛指出,在國內房地產市場基本面沒有明顯恢復的情況下,融資也僅偏向優質的民營企業及部分國央企。
另一方面,隨著中央文件對優質房企兼并收購出險和困難的大型房企優質項目的表態支持,多家銀行也陸續將并購主題債的發行提上日程。
2月17日,據央廣網報道,興業銀行擬于近期發行不低于100億元的房地產項目并購主題債券,募集資金專項用于房地產項目并購貸款投放;2月14日,大悅城通過官方透露,已與招商銀行成功簽署并購融資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后者將授予大悅城100億元并購融資額度用于并購業務,業務品種包括但不限于并購貸款、并購基金、資產證券化,以及基于并購相關業務需求創新的各類融資產品。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浦發銀行、廣發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為房企的收并購提供融資支持,金額接近600億元。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