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開局,全國樓市雖仍處于下行通道,但已吹來一陣“暖意”。1月份,一二三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均出現上漲或降幅收窄態勢。
其中,需求支撐力強、政策調整較早的一線城市房價企穩信號明顯:新房價格止跌轉漲,漲幅達到近7個月以來最高水平,二手房價格連續兩個月保持環比微漲。
國家統計局21日發布2022年1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全國房價環比漲幅總體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下降態勢,但降幅減少,同比漲幅回落;房價下跌城市數連續兩個月回調,但仍超過半數。
其中,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數比上月增加13個,為28個,連續兩個月回調,但仍遠低于去年前8月的平均水平,即房價上漲城市數在46~62個的區間;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為近4個月以來首次突破個位數(10個),但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房價下跌城市數占比近8成。
易居易居研究院智庫中旬總監嚴躍進稱,1月份,全國房價指數開始出現積極信號,這說明去年四季度以來,各地積極的政策調整和信貸環境的改善已體現市場面上,部分地區房價過冷或過快下跌態勢得以遏制。預計后續樓市基本面會進一步趨好。
新房方面,一、二線城市新房銷售價格止漲轉跌。1月份,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6%,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1.0%、0.6%、0.5%和0.5%;二線城市新房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3%轉為上漲0.1%。
從城市來看,銀川新房銷售價格環比漲幅最大,為1.5%,北京和成都兩地的環比漲幅也均達到了1%。從去年9月以來,城市新房銷售價格的環比漲幅均未超過1%。
“銀川在去年7月份和9月份也曾為全國新房銷售價格環比漲幅最大的城市,這意味著此類城市潛在的購房需求比較大,價格容易反彈,需要精準管控。從同比增速看,重慶已經連續四個月排名第一。這也說明一點,近期關于重慶出臺首付比例下調的政策,除了市場行情不好的因素外,也和當地銀行主動下調的心態不無關系。”嚴躍進稱。
但新房價格的企穩,并不意味著市場回暖。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新房方面,1月份重點城市整體推盤量有所回落,除上海新房市場成交規模有所回升外,多數城市市場表現較為冷清。一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的止跌背后,也存在著部分城市的房地產銷售項目經歷去年底優惠促銷、以價換量后,1月價格優惠力度減弱的因素。
與一二線城市不同的是,三線城市新房銷售價格繼續下行,1月份,三線城市新房銷售價格環比下跌0.2%,但當月價格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多名業界分析人士認為,降幅收窄的背后,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多個三四線城市出臺的樓市紓困新政,如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降低二次公積金貸款首付,購房補貼、契稅減免、人才優惠等開始顯效。
二手房方面,不同城市能級的分化趨勢仍較為顯著。其中,一線城市價格延續了上月的回暖趨勢,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與上月相同;二線城市價格跌幅連續2個月收窄;三線城市則連續4個月跌幅保持在0.4%的水平。
“之所以三四線城市新房價格跌幅較大,是因為這些地區前期供應量較大,二手房市場交易本身頻率不高、但成本較高,加上新房促銷,導致二手房市場積重難返。”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稱。
一線城市間的二手房銷售價格也出現分化。其中,北京、上海分別上漲0.5%和0.6%,廣州、深圳分別下降0.2%和0.5%。深圳二手房市場的低迷也體現在成交數據上。受二手房參考價的持續顯效,1月份,深圳二手房網簽量為1583套,環比下降23%,創下歷史新低。
李宇嘉認為,在新房和二手房市場的復蘇上,也存在著分化態勢。從1月份的房價數據來看,新房市場回升明顯快于二手住房,這一方面與政策紓困重點在新房有關;另一方面也和開發商資金鏈仍比較緊張,新房定價更趨合理有關。“新房對二手房在價格上、成本上的優勢仍舊存在,導致二手房市場難以快速回升。”
展望后市,李宇嘉認為,由于熱點城市新房庫存并不大,很多只有6-7個月,當新房市場已開始反彈,市場預期出現回升,后續會有增量需求會涌入二手住房。預計在年中前后,熱點城市、區域新房和二手房均出現明顯回暖的趨勢,并帶動全國樓市走出下行期。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中國房地產金融
優質內容推薦
謹慎“占便宜” 這四種房產坑你沒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