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認為,中梁此舉意在剝離一些非地產業務,進而更好的聚焦地產主業,集中精力做好地產開發。以房企當前為保地產業務賣掉優質物業公司的情況來看,若中梁的創新業務不能實現盈利,或還需要地產輸血,選擇砍掉冗余業務也是一種自保手段。
一系列的組織架構調整,折射出了當下房企的生存焦慮。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2021下半年以來,受政策調控及市場降溫影響,房企流動性承壓。
一方面,銷售端持續轉冷,百強房企操盤業績單月及累計同比持續下行;預售監管資金政策從嚴,房企回款速度放緩加劇資金鏈緊繃;此外,“三道紅線”的監管持續,也讓房企的降杠桿壓力長期存在。
另一方面,房企正迎來償債高峰。據克而瑞統計,2021年與2022年,其所監測的98家樣本房企即期債務規模分別為13.8萬億元和12.6萬億元,達近十年來的小高峰,1月、3月、4月和6月均為償債高峰。
“在此背景下,房企組織框架的收縮精簡,可以控制成本,‘節衣縮食’,將有限的資金更精準投放,是主動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緩解流動性壓力,‘勒緊腰帶’抵御‘寒冬’的戰略選擇,”克而瑞稱。
克而瑞還指,精簡組織架構、合并部分區域、城市公司,剝離非必要業務,可以減少中間環節,縮短決策時間,提升管理效率。同時,精簡架構有利于權力下放,增加區域部門的自主權與靈活度。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也對此說法表示贊同。她指出,當前房企的銷售額增速大幅放緩,致使企業人均效益持續下降。2019年至2021年,房企人均創利的降幅分別為5.9%、23.4%和42.6%,下降幅度逐漸擴大。
行業高速增長不在,為了保持效益,房企擴張性的組織架構有必要進行收縮,劉水稱。今年,尤其是上半年,由于市場尚未恢復、預期較弱,金融機構避險情緒仍然較重,不少房企銷售、回款、融資等方面的困難仍然存在,因而,企業的組織架構調整在所避免。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則指出,如今,房地產行業過往不計成本拿地、開拓和占領市場的模式已到拐點。隨著大眾“房地產信仰”的破滅,人們逐漸意識到,房地產行業也可能會出現降價,也有賣不動的時候。
“在這種環境下,房企最需要的模式和人才也發生了變化,其更加需要的是管理型人才,通過控制成本、幫企業渡過時下艱難。同時,通過集權的方式,整合資源,減少因粗礦發展導致的浪費”,安光勇稱。
其續指,預計再過一段時間,房地產行業會出現大量的并購,通過規?;_到減少成本、處置不良資產的目的。要做到這一點,也需要通過集權的模式。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金融界
優質內容推薦
正在登記!東莞2個樓盤即將開盤 均價約26000元/㎡漯河一大項目開工!預計5月底全部完工,恩施這些老舊小區正在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