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4日 星期四 北京青年報 昨天,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市發改委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14年以來全市累計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約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個;人口和城鄉建設用地連續四年、建筑規模連續三年減量,中心城區常住人口占比由2015年的59.3%下降到2020的50.2%;行政辦公區二期10個地塊全部實現開工;京津冀48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51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中心城區常住人口
占比下降至50.2%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本市嚴格執行并修訂完善新增產業禁限目錄,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累計近2.4萬件。禁限目錄在嚴守功能底線的同時,也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打開了更大空間,科技、商務、文化、信息等高精尖產業的新設市場主體持續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1年的62%,為北京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增添了新動力。
同時,扎實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2014年以來全市累計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約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個,加快補齊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提升便民商業網點7000余個。不斷優化公共服務資源布局,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4所高校新校區如期投用;核心區三級醫院床位累計疏解2200余張,2021年核心區三級醫院外地患者較2019年同期減少約186萬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本市人口和城鄉建設用地連續四年、建筑規模連續三年減量,中心城區常住人口占比由2015年的59.3%下降到2020的50.2%,北京成為第一個減量發展的城市,減量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首都城市發展方式實現深刻轉型。
市級機關遷入副中心
首批涉及約1.5萬人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市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有序推進“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建設,幼兒園項目竣工交付,中小學項目進入收尾階段,醫院項目主體結構封頂。落實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工作的意見,對口幫扶雄安學校29所、醫療機構5所。京雄城際鐵路運營滿一年,京雄高速北京段加快建設,兩地直連直通的交通體系加快構建。
同時,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配合國家出臺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制定本市實施方案和任務、政策、項目三個清單。市委市政府等市級機關正式遷入副中心,首批搬遷涉及35個部門、165個單位、約1.5萬人。行政辦公區二期10個地塊全部實現開工,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筑全部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正式開診,首師大附中通州校區、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投用。環球主題公園盛大開園,截至2021年底已累計接待游客超過160萬人次,成為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標。
此外,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正在研究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有序實施交通一體化項目,廠通路、姚家園路東延等4條跨界道路均已簽訂接線協議,廠通路實現開工建設。軌道交通平谷線加快建設。繼續舉辦2021年北京與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簽約項目39個,意向投資額約247億元,連續三年累計簽約項目120余個,意向投資額達800億元。
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覆蓋京津冀5100余家醫院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新華社
優質內容推薦
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新規出臺 專家:對三、四線城市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