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已經如期而至。此次,全國政協委員莫天全共計提交了六份提案,其中就包括《關于加速推進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建議》一項。
在提案中,他表示,當前,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有三:第一,部分基礎原材料依賴進口,產業鏈的自主保障能力不足。比如,在新能源多個方面,包括新能源材料,我國目前尚處于追趕階段:在鋰電池電解液產業中,我國企業在部分功能添加劑的設計和生產方面還存在一定的進口依賴現象;在高性能膜材料領域,生產隔膜的原料和核心裝備目前仍依賴進口。而國外正不斷提高碳紙售價且大幅減少出口,威脅著我國關鍵戰略材料的產業鏈安全。此外,我國新能源關鍵技術總體上仍落后國外先進水平,關鍵材料資源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自主推出的新產品少、產品升級換代慢、相關專利及核心技術缺乏。
第二,原始創新不足,“產學研用”合作平臺欠缺。我國新能源和材料基礎研究相對薄弱,存在重應用輕基礎、重模仿輕創新等問題。另外,存在部分創新成果僅停留在實驗室研究階段,缺乏高效的產研合作平臺試驗驗證基礎性研究成果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阻礙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和產業應用。
第三,基礎性創新研發投入占比低。目前,我國新能源核心技術和制造裝備尚未根本性扭轉受制于外的局面,產品應用亦多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此外,研發資金投入分配不合理,多用于應用技術的研發,基礎性創新研發投入占比低,導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后勁不足。
針對上述現狀,莫天全提出如下建議,以期加速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第一,建議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基礎原材料的探礦和開采儲備,加快推進對部分新能源關鍵戰略材料的海外布局,設立原材料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新能源產業鏈原材料供給端的自給率。
第二,建議持續加強對高校或研究機構新能源重點項目的立項資助,加強核心技術的專利布局,重點支持“卡脖子”關鍵技術的攻關與突破。針對關鍵技術薄弱環節,出臺相關政策,激勵材料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彌補技術短板。
第三,鼓勵中央和地方政府建好新能源產業平臺,政府引導成立專項基金和重點項目投資基金,助推新能源產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加強綠色金融對新能源相關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建立科技協同創新平臺,支持建設企業技術中心、材料實驗室等,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水平,探索新的產品應用場景,促進新能源材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第四,建議搭建新能源產業引才平臺,落實人才政策,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和留學生,促進人才開展國際化交流;協同部分國內院校,完善新能源產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夯實人才梯隊建設,加強科技領軍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培養,鼓勵企業加大相關投入,整體提升產業人才的國際競爭力。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