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縣上在大力推廣‘六個萬畝’特色產業種植,政策上還給予補貼,我一定要得跟上這個‘東風’好好干。”近日,甘肅省漳縣金鐘鎮中藥材種植戶喬潤成說。
為持續推進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有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漳縣以甘肅省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為契機,持續發揮特色優勢產業資源優勢,調整優化特色優勢產業種植結構,合理安排區域布局,扎實穩步推進“六個萬畝”示范化種植基地建設,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特色優勢產業知名品牌,努力提升特色優勢農產品質量效益和產業競爭力,助推農業轉型升級。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在漳縣新寺鎮大柳村萬畝高原夏菜種植基地,村民們已經忙著開始平整土地等田間作業,現場歡聲笑語不斷。當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務工以及入股分紅等方式,有效拓寬了增收渠道,找到了叩開脫貧之門的“金鑰匙”。
“六個萬畝”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是今年漳縣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舉措。在試點種植、深入調研等的基礎上,漳縣把種植基礎好、種植技術相對成熟、經濟效益好、產供銷渠道基本成形的黃芩、柴胡、有機中藥材、淫羊藿、高原夏菜、水果玉米等特色農作物,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綠色旱作農業發展的有效路徑,不斷促進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帶動全縣特色優勢產業種植規模化發展,實現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據悉,將采取鄉鎮主創、縣級指導的方式,鼓勵中藥材企業、倉儲流通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訂單生產、“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在馬泉、武當、鹽井、三岔等鄉鎮建成連片黃芩、柴胡、有機中藥材、淫羊藿、高原夏菜、水果玉米等“六個萬畝”標準化種植基地。同時,為了調動群眾種植的積極性,政策上還給予種子、農資和資金補助補貼。(記者 牛新建 通訊員 蔡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