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記者從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獲悉,2021年我省全年完成營造林842.3萬畝,治理沙化土地93.3萬畝;生態富民服務取得顯著成效,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1523.6億元,為加快“挺進深綠”、建設“美麗陜西”作出重要貢獻。
過去一年,我省加快推進美麗生態經濟、自然教育經濟、林業產業經濟融合發展,鞏固拓展生態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公布6條生態旅游特色線路、19個省級森林康養示范基地(試點),新建8個自然體驗基地。改造提升110.4萬畝經濟林,新增7個國家級、29個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和5個國家級、13個省級專業合作社,認定20家省級龍頭企業、5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1523.6億元。
全面落實《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實施秦嶺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建設71.1萬畝。擬定《陜西省大巴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修復項目工作草案》,先期實施完成41.5萬畝。推進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荒漠化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210.5萬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荒漠化治理19.9萬畝。同時重點扶持秦嶺區域和黃河流域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地、省級重要濕地建設,全省新增濕地近0.2萬畝,修復退化濕地1.9萬畝。
持續推進秦嶺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開展“秦嶺典型受損森林生態系統修復試驗樣板基地”建設,發布《秦嶺生態空間治理白皮書》。完成我省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任務,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秦嶺國家公園創建方案》獲正式批復,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建設秦嶺國家公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創建工作全面提速。啟動秦嶺北麓生態文明示范帶建設,建成開放秦嶺四寶科學公園,與秦嶺國家植物園、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組合成為示范帶窗口。(記者 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