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與衛生間相連的門框上貼著一排斷口歪七扭八的瓷磚,瓷磚與門框的縫隙最寬處正不斷地向下滴水,聲音間隔頗有節奏,一滴、兩滴、三滴……
這是武漢一戶業主家里的情景。
搬進新房沒多久,他就發現家里的客廳漏水,連帶著客廳與衛生間相連的那面墻都仿佛泡在水里一般,長期濕漉漉的,墻皮也大片脫落,甚至長起了蘑菇。
與這戶業主有著相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他們中有不少人曾維保部門反映情況,也有人撥打市長尋求幫助,但直至今日,漏水修好的寥寥無幾。
大批的業主在排隊等待修葺,但這一等候的時間或許將以年為單位……
22年才能修完?
“我家不存在搞衛生,只有大掃除?!鄙钜梗舡偅ɑ┰谏缃黄脚_更新了一條動態,語氣充滿無奈。
搬進新家不足一年,汪瓊家客廳的墻面就開始滲水并逐漸起皮,“我家客廳是三面墻,開始只是其中一面滲水,現在變成三面墻都滲水了,每天都在掉墻皮”。談及家里的情況,她顯得頗為憤慨。
汪瓊所在的小區為武漢天縱·半島藍灣,位于武漢東西湖區,由武漢玉龍置業有限責任公司開發打造。2019年,決定在武漢定居的她置辦了該小區四期一套面積90平方米、總價約130萬元的房產。與此前的一期、二期的毛坯不同,四期是精裝修,因而業主還需繳納每平方米2500元的裝修款。
談及買房時的考量,汪瓊直言,當時自己的資金并不充裕,可選的區域并不多,“當時這附近樓盤不多,且那一年武漢房價漲勢兇猛,我們就想著先‘上車’?!毕肫鹳彿繒r置業顧問的介紹,汪瓊對新房充滿期待,她覺得,“起碼會比一期、二期的產品要好?!?/p>
幻想在收房后不久便被打破。
搬進新房差不多兩個月后,即2021年8月,汪瓊發現客廳的一面墻開始滲水,“開始只是輕微的,我也沒在意”。隨著時間推移,滲水的情況逐漸加重,原本的一面墻變成了三面墻,墻皮像頭皮屑般簌簌掉落,“差不多11月份就變成這樣了”。
不堪忍受的她隨即撥打了維保中心的,但一直無人接聽。沒多久,汪瓊親自跑到了維保辦公處,想討個說法,只是其在現場并未見到相關負責人,也沒有相關人員接聽來電,她在前臺處登記了自己的需求后便離開。
只是,登記需求之后,汪瓊等來的只是一句“人手不足,需要排隊等待修理”。此后,她曾通過各種方式維權,包括撥打315投訴、尋找律師等。
汪瓊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自己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如果按維保的要求排隊,很難排到自己。她直言,武漢天縱·半島藍灣只有一個施工單位負責維修房屋,如今自己所在的27棟幾乎“全軍覆沒”,家家都存在滲水問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有已經維修過的業主提及,施工單位并不能保證多久可以將房屋修好,有的需要半個月左右,有的則需一個多月,“差不多一個工程師負責兩棟的樣子”。
據悉,27棟共有兩個單元,每個單元33層,每層4戶。按此計算,僅27棟就有264戶業主。若每戶修繕的時間以一個月計算,那么264戶則需修理264個月,也就是22年,即便是以半個月計算,也需要11年之久。
對于這一情況,記者武漢天縱·半島藍灣的維保部門,但截至發稿仍處于關機狀態。若拋開維保情況不談,一個擺在眾人面前的問題是,類似這種整棟樓出現滲水的情況又是否正常?
上海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表示,導致房屋滲水漏水的原因很多,但具體是因哪個環節導致的則需找相關部門進行檢測才能下定論。
損失誰買單?
目前,除27棟外,還有其它樓棟業主也像汪瓊一樣正在排隊等待修葺,其中包括二次維修的徐冰(化名)。
2019年,徐冰購買了武漢天縱·半島藍灣一套面積100平左右的房子。2021年8月,即在入住前一個月,徐冰在收房時發現家里衛生間靠近客廳的墻根滲水。當時他認為,滲水并不是什么大問題,“修好就好了”。
抱著這一想法,徐冰向物業報修。彼時,他的需求也很快得到回應,施工單位將衛生間全部拆除后重新做了防水。大約20天后,滲水區域修理完畢,隨后徐冰便搬進新房入住。
可沒想到,住進來一個多月,家里的墻面又再度滲水,只是這一次事發地變成了臥室。
徐冰稱,自家的衛生間連著客廳和臥室。他猜測,可能是衛生間的防水沒有做好,8月份修好客廳方向的滲水后,漏出來的水便朝著另一側流,進而導致了臥室墻面滲水,“后來住進來才發現其實臥室的墻面也是漏水的”。
二度滲水維修,即使是好脾氣的徐冰也沒了耐心,“這說明第一次沒有完全修好”。
2021年10月底,徐冰再次向物業報修,但截至目前仍然沒有收到維修方案,“剛開始反饋是沒有維修人員,后來又說開發商沒給錢,僅在家中貼了黃標簽作為示意”。
除了對物業的維修情況頗有異議外,徐冰還有一個疑慮,若是需要像上次一樣將整個衛生間拆掉修葺的話,自己一家人該住到哪里?是否會有相應的賠償?
其稱,滲水并不是自己造成的問題,且家中只有一個衛生間,若維修期間全家人需要出去住,那么這筆花銷誰來買單?“據我了解,這種情況有的企業會有150元/天的賠償報銷”。
徐冰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此前王向華(化名)也曾因這一問題與項目負責人展開過溝通,但并未達成一致。
與汪瓊、徐冰不同,王向華的房子在三期25棟。2021年9月,他發現自家衛生間的吊頂及墻面漏水。由于此前已因踢腳線不齊、門窗掉落等問題與維保部“交鋒”過數個回合,頗有經驗的王向華很快找到了相關負責人。
彼時,該負責人表示類似的情況很多,需等安排人手。在王向華的催促下,維修人員給出了修理方案,“將衛生間拆掉,需修理半個月”。接受方案的王向華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這半個月住在哪里,期間產生的損失怎么辦?
只是,相關負責人并未對王向華的訴求做出明確回應,維修人員亦表示,自己只負責維修,其他訴求無法滿足。
無奈之下,王向華只能允許維修人員先動工修葺,可原本說好半個月可修理好的衛生間最后耗時一個多月。“那個時候我經常需要出差,出差住在外面,回來就湊合住在家里,沒有辦法”。
王向華一個人尚且可以湊合,如汪瓊、徐冰這種拖家帶口的家庭顯然無法如此將就,若就此對開發商尋求索賠,是否合理呢?
河南睿策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昱光解釋,因為新房滲水維修導致的損失,業主可向開發商申請賠償,屬于合理損失和合理支出的范圍,“合同沒約定也不影響,這屬于產品質量責任的范疇”。
他進一步指出,一般這類情況中,需排除是否因業主自行裝修導致的滲水,若原本的精裝房,則開發商需承擔相應責任。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優質內容推薦
楊柳互通立交預計今年全部完成通車3月15日東莞最新樓盤報價 麻涌樓盤在售均價23000元/㎡起東莞市建設工地疫情防控十項措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