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牟定縣江坡鎮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為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農村人居環境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共同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江坡鎮以整治陳年垃圾、改旱廁、治污水和“五堆十亂”等為重點,緊扣“土、石、木、草、紙,金、塑、玻、布、水”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難點,著力開展“三評三亮三獎懲”考評活動,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現質的飛躍。
“三評”即鎮黨政班子擴大會議(村黨總支書記參加)對各村環境衛生公開評(評出紅旗村和黃旗村)、村“三委”會議對各村民小組環境衛生公開評(評出紅旗組和黃旗組)、村小組戶長會議對各農戶環境衛生公開評(評出清潔戶和不清潔戶)。對13個村委會、152個村民小組以及農戶的環境衛生整治情況進行考評,主要考核清掃保潔制度建立情況,清掃保潔收費、村規民約制定落實情況及資金管理使用情況、保潔隊伍建設和管理情況、保潔日志記錄情況、垃圾池、垃圾桶、焚燒爐、公廁等設施管理使用情況、提升人居環境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三年行動宣傳情況、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水生態保護等內容。全面推行環境衛生日常清掃保潔,實行每日一保潔、每周一清掃、半月一整治、每月一檢查、季度一考核,每個村民小組設置1~2名公益性崗位保潔員,針對村組內的村莊道路、排水溝渠、公廁、活動場所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清掃保潔,并做好垃圾集中轉運、填埋等,做到無裸露垃圾、無污水亂排現象,確保村莊干凈整潔。同時按照每人每月2~5元的標準,收取垃圾清運費,用于本小組的環境衛生整治及支付清掃、收集、清運、處理垃圾費用和保潔人員工資,以及垃圾運輸車等環衛配套設施維修維護費等。通過開展“鎮對村評、村對組評、組對戶評”,充分發揮群眾積極參與、自我監督和廣泛評價作用,展現出江坡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走過場、不做表面文章,實現“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目標。
“三亮”即《村規民約》在各村民小組顯眼位置公開永久亮相、一季度一次的村民小組評比結果在村公開亮相、一季度一次的農戶評比結果在各村民小組公開亮相。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按照“全動員、全參與”原則,由鎮村干部、黨支部書記、村民小組長、老黨員每周組織群眾對村間“五堆十亂”、畜禽糞污等進行全面清理,帶頭改旱廁、拆殘墻,嚴格按照《楚雄彝族自治州村莊清潔條例》相關規定,對影響村容村貌的殘垣斷壁、違章建筑、亂堆亂放的生產材料采取強制拆除和清理,并由掛點工作組及村組干部進行批評教育。對積極參與清掃活動、按時繳納垃圾清運費的村委會、村組和群眾上“紅榜”,對不積極參與清掃活動,不按時繳納垃圾清運費、不配合的群眾上“黑榜”。通過開展評比亮相,各村充分發揮群眾積極參與、監督的優勢,全鎮所有村組、農戶已定期開展衛生清掃,并把每月1日、20日作為全鎮的“環境衛生集中清掃日”。實現每周一清掃、一評比、一通報,每個季度進行一次考評獎懲,形成目標清晰、責任明確、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考評體系。“愛護環境講衛生”已逐漸深入人心,成為農村群眾的自覺意識和行動。
“三獎懲”即每季度獎勵“紅旗”村委會一次、各村獎勵“紅旗”村民小組一次、各小組獎勵“紅旗”農戶一次,每季度處罰“黃旗”村委會一次、各村處罰“黃旗”村民小組一次、各村民小組處罰“黃旗”農戶一次。按照季度考核得分進行排名,排名在前兩名的村委會授予紅旗,排名后兩名的村委會授予黃旗:被授予黃旗的村委會,每授予一次,扣減工作經費3000元,處罰村四職干部人均200員,且季度末在被授予黃旗的村召開本季度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存在問題整改推進會議。所扣減的工作經費及罰金用于獎勵被授予紅旗的村委會及四職干部。被授予紅旗的村委會,每授予一次,在年終鎮黨委、鎮政府組織開展的綜合績效考核結果中加4分;被授予黃旗的村委會,每授予一次,在年終鎮黨委、鎮政府組織開展的綜合績效考核結果中扣4分。連續2個季度考核被授予黃旗或因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力導致鎮政府被授予黃旗的村委會,由鎮黨委約談掛點領導、掛點組長和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且對掛點干部和村三職干部啟動四項談話制度。
通過開展“三評三亮三獎懲”,江坡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持續鞏固提升,廁所革命及美麗村莊示范打造等工作成效明顯。總體實現“科學規劃布局美、產業興旺生活美、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真正實現了群眾得實惠、干部受教育、組織得民心。全鎮干凈、整潔、美麗、宜居的鄉村風貌大幅提升,迎來了省內各地州到江坡鎮參觀考察學習的團隊。(記者 鄭義 通訊員 姚曉艷 夏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