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時候是一把梳子,不用的時候是一件木制藝術品。”在山東省嘉祥縣大張樓鎮的周廣勝木雕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大廳,“鎮店之寶”——“花影”木梳,造型古雅婉約,令人印象深刻。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嘉祥木雕”代表性傳承人周廣勝介紹,“花影”木梳非常受年輕人歡迎,在網絡平臺上銷量已過百萬把。
在“曾子故里”嘉祥縣,除了享譽海內外的武侯祠漢畫像石、嘉祥石雕和魯錦之外,“嘉祥木雕”也因其歷史悠久、技藝精湛而頗具盛名。隨著時代變遷、科技發展,曾經背著木作工具箱走南闖北的“嘉祥木雕”匠人漸漸少去,“嘉祥木雕”因此短暫“銷聲匿跡”。這樣的窘境,讓從小聞著木香長大的周廣勝不甘心,決意要把老一輩的手藝傳承下去,讓“嘉祥木雕”的美名重現輝煌。
周廣勝18歲跟著父輩學木工,后又外出學藝十年,2011年回家創業,意在發展壯大“嘉祥木雕”。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做木梳是個突破口:“木梳雖然小,但用量大,而且非常適宜電商銷售?!彼驮O計人員將花鳥魚獸、梅蘭竹菊等傳統畫的元素刻在用紫檀、黑檀等名貴木料制成的木梳背上,銷路一下子打開了。如今,他的作品由木梳、手把件延伸至充電寶、智能音響乃至自行車,“嘉祥木雕”通過互聯網融入了消費者的時尚生活。
“我們從2016年開始接觸電商平臺,從一開始的阿里巴巴、淘寶到現在的天貓旗艦店、京東店、蘇寧易購,基本所有的電商平臺都能看到我們的身影?!?周廣勝說,“目前我們還開通了抖音號,錄制了木梳視頻,吸引粉絲近萬人。最近,我們還在嘗試直播帶貨、網上教學等方式,更好地向網友展示非遺之美?!?/p>
周廣勝認為,視頻的表現形式多樣、視覺沖擊力更加突出,能在短時間內把傳統技藝最美、最吸引人的一面展現出來,讓更多人領略到傳統手工藝的魅力。
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嘉祥木雕”技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過去多用于建筑和家具。如今,在傳承人周廣勝的帶動下,已創作推出梳妝、首飾等十大系列上千款創意產品。不僅融入了鑲嵌、手繪等不同工藝,還研發出四軸雕刻機等設備,讓流傳百年的“老手藝”更好地實現產業化。
為了讓木梳更具藝術性、更新穎,周廣勝聘請了15名設計師,專門對產品進行藝術設計。走進公司的產品設計大廳,10多名設計師正在創作產品圖案。設計師王月義正在紙上繪畫,寥寥數筆,幾朵圓潤可愛的山茶花便躍然紙上。在王月義筆下,梅蘭竹菊等文化元素、曲阜孔廟大成殿等古建筑、濟寧的玉堂醬園等地方文化符號,皆可入梳。
傳統與時尚,厚重與精致,守正與創新,沉穩與活力。目前,周廣勝申請了70多項專利,獲得了20項實用新型技術以及4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澳壳拔覀冧N售額的65%以上都是網上銷售,設計能力的提升,互聯網技術的運用,給我們帶來更多發展的可能?!闭劶拔磥恚軓V勝坦言,如今,企業正是高速發展階段,新媒介技術的融合進一步拓寬了非遺傳承發展空間,下一步,他們將持續利用好短視頻、電商等新媒體平臺,讓更多人了解非遺、走近非遺、愛上非遺。(記者 陳曦 通訊員 李超 屈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