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走進新疆拜城縣老虎臺鄉托普魯克村駿騰養馬專業合作社,一座座現代化高標準的養殖棚圈坐落于百畝優質草場之上,村民吐爾地·吐尼亞孜正忙著給馬添加飼草料、打掃棚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近年來,老虎臺鄉依托豐富的馬匹資源,持續優化養殖結構,通過整合資源要素,提升科技水平,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推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強力推進馬產業和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助力農牧民增收致富。
2019年,在國家專項扶貧資金的扶持下,托普魯克村先后投資980萬元成立駿騰養馬專業合作社,建成500畝集體草場及飼養棚圈、露天馬廄、屠宰車間、冷庫、跑馬運動場、蒙古包等配套設施。
今年42歲的吐爾地·吐尼亞孜是老虎臺鄉亞木古魯克村脫貧戶,由于家里人多地少,生活過得非常拮據。2019年,他把自家的一匹馬托管到合作社,還在合作社找到一份飼養員的工作,除每年有1.5萬元分紅外,每個月還能拿到2000元固定工資。
“過去養馬是為了騎,現在不一樣,靠養馬增收致富。”吐爾地·吐尼亞孜說,這幾年,合作社大力引進優質馬匹,在原先肉質馬的基礎上培育改良了一批品種優良的賽馬,從單純的生產出售馬肉到出租馬匹參加各項賽事,每年的經濟收入非常可觀。
為進一步擴大合作社的養殖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合作社與鄉畜牧獸醫站建立合作關系,經常邀請畜牧技術人員上門服務、跟蹤指導,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同時,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養殖戶”的方式,對養馬、育馬、賽馬、馬產品開發等實行專業化經營,構建了馬業旅游、馬匹交易、馬產品生產服務等一體化產業鏈條。借助電商平臺,打開線上市場,開發馬肉系列產品深加工項目,統一銷售熏馬肉、馬腸、馬奶等產品,促進村民增收。
通過培育優良品種、組織參加賽馬活動、發展馬文化產業等,推進“馬產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增加產品附加值,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目前,合作社馬存欄600余匹,2021年純收入70余萬元。
老虎臺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艾買提·吐拉甫表示,今后將把馬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開發馬產品,做大做強馬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讓群眾就近就業、走上致富路。(記者 查燕榮 通訊員 阿卜杜艾則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