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延津縣王樓鎮黨委、鎮政府結合各村現狀,創新工作舉措,深入開展農村老舊房屋、荒院、閑置坑塘等整治活動,變農村閑置資源為農村優勢資產,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增強了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推進危房、荒院治理,發展庭院經濟助力鄉村生態宜居。王樓鎮統籌規劃,確定宋洼村、小城村、新集村等作為整治工作示范村,重點推進。針對村莊常年荒蕪的老舊危房、殘垣斷壁存在的安全隱患,由政府出資進行拆除和整理,清除院落的荒草雜物,將土地墊平,種植果樹、花卉、蔬菜等;對符合安全標準和有特色的老房子,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進行修繕和整理,規劃設計能展現傳統農耕文化的民俗館和休閑體驗農家院。
一年來,通過扎實工作,王樓鎮拆除危房、荒院及殘垣斷壁50余處,整理土地面積約11萬平方米,種植桃樹、杏樹、櫻桃、葡萄等果樹園8處,打造特色主題院落10座,實現了舊貌換新顏,村莊變綠了變美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也隨之提升。
推進坑塘治理,發展水產養殖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農村有許多坑塘長期閑置荒蕪無人管理,各類生產生活垃圾隨意堆放,不但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王樓鎮動用各類機械20余輛,集中一個月的時間,對18個大小坑塘及周邊環境進行專項整治,作業面積達8萬平方米,整治后的坑塘平整干凈,變身為防洪排澇的蓄水池,也為村莊發展水產養殖、休閑垂釣提供條件。宋洼村、川流村整理后的坑塘現已發展為魚業養殖和垂釣園。新集村、前魯邱等村正在規劃發展蝦蟹養殖。
推進建筑垃圾農用機械治理,解決農村環境整治“老大難”。隨著農村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產生的建筑垃圾和農用機械設備越來越多,建筑垃圾隨意堆放和機械設備無序擺放,也成為當前環境整治工作的重難點問題。王樓鎮創新思路,管疏結合,一是各村設置建筑垃圾集中堆放點,由專人監督管理,確保各類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到位。二是設立農用機械集中存放場所。各村利用閑置荒院、空地等,做為本村各類農用機械存放點,由鎮政府投入資金為存放點安裝視頻監控,保證機械設備存放安全。截至目前,各村設立建筑垃圾堆放點35處,機械存放點30處,場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可存放各類農用機械1000輛。消除了建筑垃圾、農用機械帶來的環境困擾。
下一步,王樓鎮將以鄉村振興為引領,通過建強基層組織,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創新舉措,扎實工作,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記者 李向東 通訊員 董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