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制造業大市,東莞對制造業及創新的幫扶向來是超級給力。就在近日,東莞發布了《東莞市加快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的若干措施》,涉及研發獎勵、貸款貼息、風險補償、住房配給等多項利好為企業賦能,重點已經給大家劃好,是時候來看看了。
加大支持創新 提高企業競爭實力
(資料圖片)
# 技術研發,獎勵!
鼓勵企業研發新產品,對“專精特新”企業研發生產的產品列入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出臺的首臺套(裝備)、首版次(軟件)、首批次(材料)目錄的,分別一次性予以5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獎勵。
推進企業高價值專利培育、商標品牌培育策劃推廣等工作,對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專精特新”企業,資助不超過其獲得專利授權所繳納官方規定費用的50%。
# 制定標準,獎勵!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參與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工作,對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分別給予單項最高不超過100萬元、30萬元、15萬元獎勵。
對“專精特新”企業上榜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產品或服務標準,給予單項最高5萬元獎勵,每家企業最多獎勵不超過5項,總額不超過25萬元。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積極承辦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分別最高資助10萬元和5萬元。
# 設備和人才,共享!對接!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對接東莞市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平臺,使用共享平臺的儀器設備開展研發活動,對產生的服務費用給予補助。
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薦認定一批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中小企業技術示范平臺,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專業服務。組織“專精特新”企業與大型企業、科研院所或高校對接研發所需科技人才和實驗設備。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開展工業設計平臺建設,對獲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工業設計中心(工業設計研究院)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和30萬元的獎勵。
舉辦“創客東莞”大賽,遴選企業參加“創客廣東”大賽,對入圍“創客廣東”大賽50強的直接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強化資本對接 提升企業發展速度
# 企業融資成本,降低!
全力落實省工信廳關于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貸款貼息政策,最高補貼貸款利息的50%,每年推薦我市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報省工信廳,做到應享盡享。
將“專精特新”企業納入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白名單”,在銀行對“白名單”內企業發放貸款產生損失時,對銀行進行風險補償,風險補償額度提升至單家企業5000萬元。
引導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東莞銀行、東莞農村商業銀行等6大銀行推出“專精特新”企業專項貸款,對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最高授信不低于1000萬元,其中免抵押信用貸款授信額度不低于500萬元。
引導市屬國企、“專精特新”產業園所在鎮街(園區)、行業龍頭企業設立創業投資、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專注投資“專精特新”企業。學習借鑒“合肥模式”,設立總規模最高10億元的“東莞專精特新股權投資基金”,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股權融資服務。
# 行業并購,貼息!
實行貸款利息貼息、中介費用補貼和兼并獎勵,對產業并購過程中產生的貸款利息,按照企業實付利息的50%給予最高300萬元貼息資助。
對兼并重組過程中發生的中介費用按照最高50%的比例予以補助或對企業按照兼并重組合同價格的0.5%予以獎勵,每年最高資助200萬元。
“專精特新”上市公司實施兼并重組的,給予企業自然人股東對比上年度在莞繳納的資本利得個人所得稅市級地方留成新增部分的80%標準獎勵至個人,每人每年最高100萬元。
# 企業上市,獎勵!
深化與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以及香港聯交所的合作,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優先納入市上市后備企業名單,開展“一對一”上市輔導服務,提供上市全周期服務。
對于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專精特新”企業,一次性補助10萬元;對企業申請在境內外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且申請資料經正式受理的,給予一次性300萬元獎勵;成功上市后,結合首發募集資金使用情況最高給予600萬元獎勵。
完善人才保障 促進產業鏈融通發展
# 開拓海內外市場,扶持!
工信局每年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對接省內外重點行業龍頭企業不少于5次,促進產業鏈供需對接。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按全年實繳保險費最高50%且單家企業每年最高100萬元的標準給予扶持。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成立銷售公司,對其產品進行專業化銷售,新成立銷售公司且當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的,按銷售額的1%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獎勵。
# 人才住房,分配!
對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一流大學培訓資源,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突出共性問題,舉辦“專精特新”企業家、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才專項培訓。
每年組織校企人才對接、高校招聘、企業緊缺人才對接等活動不少于3次,為企業招才引智搭建直接對接平臺。
將“專精特新”企業納入共有產權住房定向分配范圍,支持鎮街(園區)將部分共有產權住房指標定向分配給“專精特新”企業,其中,對于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原則上分別定向分配不少于3個和2個共有產權房指標。
結合企業營業收入增長、規模等情況,給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骨干人員子女配置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學位指標;給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骨干人員子女配置入讀民辦中小學學費補助指標。
強化財政引導 營造濃厚發展氛圍
# 企業融資成本,降低!
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程,每年安排不超過300萬元經費,專項用于“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主動識別、擇優推薦優質中小企業往“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實施認定獎勵,對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國家“單項冠軍”企業(或產品)的,一次性給予300萬元獎勵。
對每個“專精特新”產業園給予不少于2000萬元資金扶持,其中,對每個“專精特新”產業園安排不高于200萬元的啟動建設資金,用于開展調研規劃和宣傳推廣。
石排專精特新產業園區中心園區效果圖
企業租用“專精特新”產業園的辦公和生產場地,按照每月實際支付租金的50%且單個企業每年不超過100萬元的標準補助給企業,補助期不超過三年。企業購買“專精特新”產業園的辦公和生產場地的,按照不超過出售價格的10%且單個企業不超過300萬元的標準補助給企業。
“專精特新”產業園引進市外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的,每引進一家,分別獎勵產業園運營機構300萬元、100萬元。
《東莞市加快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在培育、空間、創新、資本、產業鏈融通發展、人才支持、政府服務等方面提出了7項17條具體政策,為處于各發展階段的“專精特新”企業賦能。
目前,東莞國家“小巨人”企業達到79家,排名全國地級市第五,2021年全市專精特新企業中208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16.5億元,同比增長18.2%,快于全市水平8個百分點。
《若干措施》中指出,力爭到“十四五”期末,市級“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00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達到60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2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10家以上。用三年左右時間,集中打造水鄉功能區、濱海灣新區、石排鎮等市級“專精特新”產業園,每個產業園為“專精特新”企業產業空間不少于300畝,引進“專精特新”企業不少于20家,培育上市企業5家以上。
(科代表教學時間:“小巨人”企業是指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高、專注于細分市場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除了上述內容外,措施中還有不少其他利好信息,詳情可關注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官網。
來源:東莞發布綜合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