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21日下午,在新疆沙雅縣紅旗鎮古再勒村葡萄長廊下,58歲的村民艾合買提·沙塔爾望著眼前葡萄架下懸掛的一串串像翡翠似的葡萄,他開心地禁不住用雙手托起一串葡萄仔細觀看,心里估摸著再過二十多天,這些葡萄基本就成熟了。
艾合買提·沙塔爾家門口600米的葡萄架長廊,是今年3月15日開工建設的,他也參與了建設,每天還獲得了100多元的工錢。當時,他心里還想不通天下竟有這樣的好事,政府不僅給自己搭建葡萄架,還讓每戶出一名勞動力負責家門口葡萄架長廊的建設,并且還有工資,其實哪怕不給勞動報酬,他也愿意幫忙把葡萄架建好,畢竟這是為了每家每戶的門口有了更美觀的葡萄架。
說起這些情況,艾合買提·沙塔爾高興地說:“嘉興援疆給我們村建設了葡萄架長廊,統一了每家每戶門口的隨意生長的葡萄藤,不僅美化了家門口的環境,今后還可以產生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實在是太好了,村民們都非常開心和滿意。”
據了解,紅旗鎮古再勒村葡萄長廊項目規劃建設長1.6公里,其中一期工程600米。該項目由浙江嘉興援建,嘉興市援疆指揮部會同浙江省北師大南湖附屬學校教育基金會聯合發起,嘉興市科技局提供科發資金30萬元、浙江省福彩公益金資助30萬元、浙江省北師大南湖附屬學校教育基金會提供7萬元給予資助,并開展葡萄種植等農技培訓,達到讓農戶增收致富的目標。
當天,沙雅縣紅旗鎮黨委委員汪韜帶領一名農業技術專家來到古再勒村指導葡萄管理技術。在村民尼亞孜·排塔爾家里的種植區,技術專家查看了葡萄生長情況,發現葡萄生了一種病蟲害,并現場為他指導了如何用藥和修剪葡萄枝的先進管理技術。
汪韜介紹,在紅旗鎮古再勒村,每家農戶都在種植區里種植了大量的葡萄,每年僅銷售葡萄的純收入就達2萬多元,加上養殖區里的牛羊等其他養殖,每年純收益也至少在1.5萬元以上,再算上耕地里種植的小麥、玉米、核桃、紅棗等,純收入2萬元左右。這樣下來,最多也只能維持一家人一年的所有開支而已,要想實現增收致富,還得依靠政府惠民政策和嘉興援疆幫扶項目。
汪韜說:“嘉興援疆建設的葡萄長廊項目非常好,不僅讓周邊60余戶村民參與建設增加了收入,該項目還集葡萄種植科研、葡萄產業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農村旅游培育為一體,帶動周邊農戶葡萄種植的積極性,形成當地有名的葡萄種植村;預期古再勒村僅葡萄長廊架上的鮮葡萄年產可以達到81噸,鎮上與新疆盛世龜茲葡萄酒有限公司簽訂供貨協議,直接帶動農戶實現年穩定銷售收入200余萬元,并帶動農家樂等旅游服務業的發展,有效助推鄉村振興。”(記者 查燕榮 通訊員 沈月偉 朱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