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黨風、倡廉潔、守德行、揚正氣”“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暮夏時節,走進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各鎮村,文化廣場建設標準,村規民約繪畫上墻,倡樹文明新風的標識標語及公益廣告牌等隨處可見。
(資料圖)
近年來,昭化區緊密結合鄉村治理實際,推進全區移風易俗工作深入開展,通過建好紅白理事會、完善村規民約、選好農村知客等舉措,不斷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建好紅白理事會 “理”出農村新風尚
長期以來,農村大辦宴席、一事多辦等違規操辦酒席的現象時有發生,鋪張浪費、攀比風氣較嚴重。
對此,昭化區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紅白理事會建設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在全區150個村(社區)全域啟動建立紅白理事會,實現村(社區)全覆蓋。
為讓村民在紅白事辦理中省事省心,各村打造了禮樂、飯廚、知客和理財“一條龍”服務隊,為事主辦宴席提供專業化服務?!耙粭l龍”服務隊接受各村紅白理事會監督和指導,實行準入制度。
“紅白事操辦標準和程序的制定,根據不同鎮、不同地域的具體情況和村(居)民意愿,按照便于有效治理和開展服務的原則,不搞一刀切、一陣風,穩妥推進。”昭化區民政局副局長祝進勇介紹,各鎮還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作為村民道德積分的重要指標,作為“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戶”評定的重要內容,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樹立文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規范酒席辦理,既給主家省了錢,又減少了鄰里間的人情麻煩,形成倡導節儉、破除陋習的濃烈氛圍?!爆F如今,村民們越來越感受到“婚喪從簡、喜事新辦、厚養薄葬”帶來的好處,提起紅白理事會,都豎起大拇指。
完善村規民約 “約”出文明好鄉風
“我覺得有必要制定關于環境衛生的規定,制止亂扔垃圾、亂堆亂放行為……”日前,在衛子鎮新榮村村民議事會上,村干部和紅白理事會成員及村民代表就新的村規民約討論得熱火朝天。
文明鄉風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村規民約是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
村民唱主角,村民說了算。在廣泛征求村(居)民意見基礎上,昭化區對村規民約(居民公約)進行修訂和完善,對婚事中的“定親、禮金、迎親、婚禮、婚慶、婚俗”和喪事中的“祭奠哀悼、鑼鼓禮樂、安葬酬勞”等進行了規范,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相關規定按照法定程序寫入規章制度,并公示上墻,確保宴席辦理依法依規。
村規民約是村民共同制定、共同認可的“公約”,通過讓村民自覺遵守村規民約,倡導鄉風文明,打造宜居鄉村。
昭化區針對村規民約中存在的內容普通化、執行形式化等突出問題,創新推行“4684”村規民約管理模式(即堅持黨的領導、合法合規等4個原則,確立社會秩序、群眾權益等6項重點,嚴格鄉鎮把關、司法審核等8大程序,建強責任落實、運行監管等4個機制),引導和激發群眾真正成為基層治理的參與者、受益者,形成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推進村規民約落實見效,助推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
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換來了美麗鄉村的蝶變。道路寬闊整潔,民居干凈雅致,家家有花、戶戶如畫的鄉村新景圖徐徐展開……
打造鄉村“金話筒”傳遞時代好聲音
“希望你們能充分發揮鄉賢人士的影響力、號召力,更好地凝聚人心、匯聚民智,在引領鄉風文明、文化建設等方面起到助推引領作用。”日前,昭化鎮為“鄉賢人士”義務工作站授牌,這是繼2019年,射箭鎮成立的全區首個“鄉賢人士”義務工作組后的第2個“鄉賢人士”義務工作站。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和方向。鄉賢在重構傳統鄉村文化、促進鄉風文明中更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近年來,昭化區進一步弘揚鄉賢文化,并通過借助鄉賢工作站平臺在鄉村建設、改善民生、謀利桑梓、傳承文化、治蜀興川昭化實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將農村知客培養納入區委人才工程,在全區范圍推選德高望重、熱心服務、能說會道的鄉賢人士充實到農村知客隊伍。目前,全區共推選農村知客50余人。”昭化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
“讓鄉村知客既能拿鋤頭生產,也能拿筆頭寫作,還能動嘴頭主持?!睘榇耍鸦瘏^堅持每年開展一次知客培訓或知客大賽,將黨的方針政策、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有機融入培訓內容,不斷提高農村知客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并先后編印發放《知客寶典》《知客手冊》等學習材料。
在農村宴席上,昭化知客用小品、快板、歌曲、順口溜等村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各級黨委決策部署和鄉村新風新貌。該區還將農村知客隊伍建成義務宣講隊,在廣大農村大力弘揚時代精神、督促移風易俗、育化人心,為建設幸福美麗和諧新農村貢獻力量。
在群眾的擁護和踐行下,移舊俗、除陋習、尚科學、倡新風的良好風尚在昭化農村大地蔚然成風。(記者 戚原 通訊員 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