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七月的熱浪翻滾過漣漪的荷塘,也拂過煙田的綠葉和黃花。車輛行進在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面甸鎮紅田村,沿途的萬壽菊正競相開放,村中的一座座洋樓拔地而起,從高處俯瞰,萬壽菊和烤煙相互交錯,描繪出一幅美麗畫卷。
前往面甸鎮高標準煙田示范地的路上,面甸煙站副站長羅思杰介紹:“2020年以來,云南省紅河州高度重視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高標準打造產業綜合體試點,通過生產關系變革,撬動煙區土地資源、人力資源、資金資源,加快推進‘煙葉+非煙作物’模式探索,推動形成煙葉主業與多元產業協同發展、融合發展的現代煙草產業體系。面甸鎮有了‘政府主導、合作社帶動、煙草配合’的助推,外加‘公司+合作社+農民’的模式,有效整合了當地的農村土地和勞動力資源,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充分發揮了合作社帶動效應。”
走進建水縣面甸鎮紅田村委會上海尾村,映入眼簾的是由面甸鎮燕子普惠煙農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集中流轉打造的2800畝高標準煙田。合作社技術員黃平正介紹:“目前有500余畝用于種植萬壽菊,日前正值萬壽菊采摘交售時期,預計每畝收入在3000元至4000元不等。今年定會是個豐收年。”
“為什么首選萬壽菊作為該示范地的輪作作物呢?”黃平摸摸頭,解釋道:“之所以首選萬壽菊作為該示范地的輪作作物,一方面是萬壽菊同烤煙的種植和采摘時間大致相同,可以借用煙葉生產的‘東風’得到更好的統防和管護。另一方面是為助力面甸鎮推進鄉村振興,縣政府聯系村委會組織村小組成員到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學習,當時我也參加了,之后該公司和咱們合作社聯系的多了也就達成了合作,今年首次進行高標準煙田‘烤煙+萬壽菊’的輪作試種。”說著說著,這個年近40的技術員靦腆一笑:“直白地說,出門就有工作、在花園中工作不也是周邊農戶們最幸福的事兒嗎?”
“你們可別小看這朵小小的菊花,它可神通廣大得很咧。它的花和葉入藥有清熱化痰,補血通經的功效,它的葉黃素是天然的著色劑和抗氧化劑,加工制得的高純度葉黃素晶體廣泛用于飼料、食品、藥品、化妝品、保健品多個行業。目前國際市場上天然葉黃素十分熱銷,1克葉黃素的價格與1克黃金相當,有’軟黃金’的美譽。”黃平自豪地說,“用途廣、價值高還不是它全部的優點,之所以首選它和烤煙輪作,更重要的是萬壽菊根系分泌物對土壤線蟲有較為廣譜的抑制作用,能夠減輕煙草線蟲病害。”
黃平干技術員已有20年,說起面甸鎮的農業發展他總是滔滔不絕。萬壽菊在面甸鎮的種植歷史已十年有余,之前一直是農戶自己在種植,沒有專業的指導和管護,從今年起通過合作社的統一管理,將會大大減少農殘、提高產量、提升品質,為建水縣面甸鎮煙葉輪作打開新的局面,為推進鄉村振興創造出新路子。(記者 鄭義 通訊員 閔筱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