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門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于印發《江門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同時發布文本解讀。
(資料圖)
一、出臺背景
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我國現代經濟體系建設的新支柱。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廣東省政府出臺《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旨在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促進我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跨上新臺階,打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典范。為進一步加快我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構建我市現代產業體現,江門市發展改革局牽頭編制了《規劃》,該《規劃》是江門市“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之一,是指導我市 “十四五”時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
二、發展目標
《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末,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一批產業集群,產業鏈條顯著完善,研發實力顯著增強,企業實力快速攀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為我市產業基礎高級化與產業鏈現代化、助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提供有力支撐。具體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產業規模顯著提高,綜合實力持續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實力明顯提升,充分發揮增長潛力,形成根植性和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到2025年,形成2個產值超400億、3個產值超100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更廣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
二是產業鏈條顯著完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穩鏈、補鏈、強鏈、控鏈工作取得新進展,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企業群,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0%。
三是研發能力顯著增強,創新平臺進一步集聚。研發投入規模和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2%。在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優勢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在新型顯示、海洋生物醫藥、激光與增材制造等前沿領域形成先發優勢。
四是企業實力快速攀升,龍頭效應快速增強。引進培育相結合,加快建設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核心競爭力強、主業突出、效益良好、實力雄厚的優秀企業,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帶動江門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五是品牌影響顯著擴大,行業標準話語權逐步增強。產品質量水平和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合格率進一步提高,制造業總體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三、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
結合全國、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充分分析江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現狀、面臨的形勢,提出做強做大支柱產業、提升優化新興產業“4+3”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
(一)做強做大支柱產業
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一是鞏固提升電子電路制造產業優勢;二是打造家用電器產業區域新生態;三是打造家用電器產業區域新生態;四是推動電聲器件及零件制造產業高品質發展;五是推進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應用示范;六是加快建設一批產業重大項目;七是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八是加快建設信息基礎設施。
2.新材料產業。一是推動新能源電池材料做大做強;二是促進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高品質發展;三是推動先進鋼鐵和有色金屬材料高端化應用;四是助推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綠色轉型;五是扶持電子信息材料成長壯大;六是加快培育特色前沿新材料產業;七是優化新材料產業空間布局;八是完善新材料產業創新服務平臺;九是打造高品質江門新材料品牌。
3.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一是加快智能制造裝備突破升級;二是推動軌道交通裝備鞏固壯大;三是探索海洋工程裝備轉型升級;四是打造各具特色的高端裝備產業布局;五是提升產業關鍵零部件配套水平;六是支持產業公共服務升級發展;七是融入灣區產業市場發展體系。
4.新能源產業。一是加快建設新能源技術創新平臺;二是優化提升核電產業;三是布局海上風電及裝備制造產業;四是加快布局氫能產業;五是促進新能源綜合利用。
(二)培育發展新興產業
1.生物產業。一是強化上游產業核心技術支撐;二是推進特色生物資源開發與應用;三是實施特色生物產品示范園區培優;四是布局發展海洋生物制品和裝備;五是加快建設海洋生物醫藥孵化育成體系;六是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優化升級;七是培育高端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八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產業示范區。
2.節能環保產業。一是推動節能裝備產業做大做強;二是助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升級;三是促進先進環保產業發展;四是加快培育節能環保服務業;五是完善創新平臺建設;六是構建清潔低碳的綠色產業體系。
2.新能源汽車產業。一是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二是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三是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四是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創新及服務平臺;五是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六是加強新能源汽車配套建設;七是壯大專用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
四、構筑產業空間新格局
依據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同行業發展重點,注重與我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相互協調,結合各縣(市、區)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基礎以及相關規劃、研究成果,推動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各領域形成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相互支撐的空間布局,構建以一核引領、兩帶協同、三廊聯動、組團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五、培育產業集群開放協同發展新生態
發揮江門區位優勢,積極聯動廣深優勢資源,舉全市之力對接支持服務兩個合作區建設,協同共建珠西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強市場拓展和開放合作,融入國內大循環,聯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培育開放協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新生態。
六、實施產業護航六大專項行動
強化實施產業護航專項行動和狠抓落地實體制機制,從產業生態、創新能力、產業人才、空間要素、產業數字化、質量品牌和行業標準化建設等方面提出六大專項行動,護航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來源:江門市發展和改革局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