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新疆沙雅縣結合市場需求和農民意愿,把特色種植作為產業結構調整、推進鄉村振興和增加農民收入的切入點,采取“黨支部+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強化技術指導、拓寬銷售渠道,幫助群眾增產增收。
8月12日,在沙雅縣古勒巴格鎮阿牙克庫勒達西村西梅種植基地,一顆顆色澤鮮亮、飽滿豐盈的西梅掛滿枝頭,一派豐收景象。村民吉米來木·艾則孜是村里有名的西梅種植戶,今年她家的10畝西梅,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達到了盛果期,這讓她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吉米來木·艾則孜說:“今年西梅的修剪、施肥技術做得都很好,產量預計2噸左右,按照市場價格,最少能賣6萬元,收入很好,我們也很有信心種好西梅。”
為進一步提高村民經濟效益,阿牙克庫勒達西村通過村黨支部牽頭、農戶參與的方式,形成百畝西梅種植基地,實現統一政策扶持、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指導,有效促進西梅提質增效,解決群眾銷售難題。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駐沙雅縣古勒巴格鎮阿牙克庫勒達西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戚如山說:“西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纖維素、鐵和鉀等礦物質,對身體有益,深受市場青睞,我們村的西梅今年已經全部預訂完了,目前正在采摘,預計可產12噸,凈收入在15萬元左右。”
今年以來,沙雅縣按照“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突出品牌,擴大規模,提升效益”原則,依托獨特的氣候、水土、光熱資源優勢,推廣種植“小法蘭西”“恐龍蛋”等西梅優質品種。目前,西梅種植面積突破1000畝,成為促進種植戶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沙雅縣林業和草原局林果辦干部李剛說:“我們將在今年的基礎上,在林果提質增效上狠下功夫,狠抓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提升西梅品質和產量,并通過電商向外界宣傳好西梅品牌,吸引更多客商來收購西梅。”(記者 查燕榮 通訊員 王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