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成都印發《成都市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和《成都市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政策措施》,提出積極發展綠色氫能,構建“制儲輸用”全產業鏈,加快建設“綠氫之都”。
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促發展,8月18日,“郫都造”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在東方電氣批量交付給三峽集團,這款產品是全國領先的“源網荷儲”(電源、電網、負荷、儲能)一體化綜合應用示范項目最主要的能源供應系統之一,也是東方電氣熱電聯供裝備系統繼德陽市、瀘定市示范運行后,首次實現低溫地區及“源網荷儲”場景的批量應用。
重大突破:從氫交通向氫發電氫供熱
(資料圖片)
2020年,三峽集團子公司三峽能源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開工建設全球領先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綜合應用示范基地項目,項目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包括新一代電網友好綠色電站、“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示范兩個子項目。在該項目中,成都市郫都區企業東方電氣集團所屬東方電氣(成都)氫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氫能”)承擔了“制儲運加”氫能綜合示范燃料電池系統設備項目的建設。
在交付儀式上,東方鍋爐與東方氫能黨委書記林光平介紹說,本次發運的裝備系統,以東方電氣先進的氫燃料電池為核心,采用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膜電極、電堆和系統,集成了發電與供熱技術的功能,氫能的綜合能源利用效率超過90%,設計壽命超過4萬小時,可實現全過程零碳排。“該裝備系統位居國內領先、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是東方電氣氫燃料熱電聯供裝備系統在高寒地區與‘源網荷儲’場景的批量工程化應用。”
三峽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楊洪斌表示:“此次批量交付的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裝備系統,是雙方在氫能發電示范應用領域的重要合作內容之一。‘源網荷儲’項目的順利推進,進一步增強了三峽集團對東方電氣氫能核心技術、產品制造能力和項目實施經驗的信心。”
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裝備系統的批量研制與交付,標志著我國氫燃料技術與產品繼在車輛交通領域成功應用后,實現了(批量)向氫能儲能、氫能發電、氫能供熱和氫能綜合能源利用與多場景應用的成功拓展,在推動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氫能產業加速發展方面探索出一條新路。
爭當“鏈長”: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一直以來,東方電氣以“雙碳”目標為指引,勇挑重擔、敢打頭陣,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爭當氫能產業鏈“鏈長”,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2010年,東方電氣率先啟動了氫能產業原創性、引領性科學技術攻關,以燃料電池為產業起點,推進綠色氫能制儲加用全產業鏈發展。經過10余年潛心研究,東方電氣已掌握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核心部件與系統集成裝備的研制技術,申請專利200余項,開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膜電極,形成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序列電堆,研制出40千瓦~120千瓦等級車用燃料電池系統,擁有百千瓦級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和備用電源、兆瓦級氫儲能系統裝備的研制能力。
林光平坦言,東方電氣從燃料電池的研發到燃料電池動力汽車產業化應用,從氫能的交通領域應用向氫儲能、氫發電和氫固碳、氫替碳等多場景應用的拓展,從東方氫能產業園建設向氫全產業鏈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凝聚著各級政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向三峽集團批量交付的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裝備系統,是四川省、成都市和郫都區等政府及部門對東方電氣氫能產業發展鼎力支持的成效。”
“本次交付的產品對成都建設‘綠氫之都’有重要意義。”郫都區經信局副局長王衛華介紹說,圍繞東方電氣這樣的“鏈長”企業,郫都區和東方氫能共建東方氫能產業園,展開上下游產業鏈招商,目前,郫都區已經聚集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的相關企業以及科研院所20余家。王衛華表示,郫都區將繼續攜手東方電氣產業鏈上下游伙伴企業,共同拓展氫能應用的領域空間,加強氫能源與傳統能源的耦合協同,共同迎接從“碳基”向“氫基”能源時代的轉型與變革。(記者 戚原 通訊員 劉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