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產業旺,民族團結共致富。近年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呼倫鎮呼倫艾里社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將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與推進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爭取專項幫扶資金,探索“以戶代養”新模式,鼓了居民“錢袋子”,厚了社區“家底子”。
九月秋高氣爽,迎著朝陽,呼倫艾里社區的居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現在政策這么好,羊價這么好,我想爭取繼續承包社區的羊群,繼續將羊群擴大。”呼倫艾里社區居民韓蘇優拉圖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2018年,在“以戶代養”模式帶動下,韓蘇優拉圖租賃了8800畝草場,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從社區承包了50只基礎母羊和7只羔羊,并與社區簽訂了兩年承包合同。到了2020年,嘗到甜頭的韓蘇優拉圖又續簽了兩年承包合同。經過韓蘇優拉圖的辛勤經營,他家的羊群從最初的400多只發展到700多只。前兩天,韓蘇優拉圖家出欄了180只羔羊,過段時間還將出欄200只。按照每只至少600元的純利潤計算,預計今年韓蘇優拉圖家的純收入將超過22萬元。
居民要增收,社區要發展,產業是關鍵。2016年,呼倫艾里社區以“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為目標,爭取到50萬元專項幫扶資金,購買了500只巴爾虎基礎母羊和500只巴爾虎羔羊,經過“三委”和戶代表會議決定,通過“以戶代養”模式,以兩年為一輪,將基礎母羊和羊羔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承包給社區收入較低的居民。近年來,經過連續三輪承包,受益群體基本達到社區養殖戶全覆蓋,養殖戶存欄牲畜增加,帶動了居民整體收入。
富民產業凸顯成效,惠民政策精準落地,呼倫艾里社區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氣越來越足,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向心力”越來越強,社區集體經濟積累也逐年上升,2020年至今已穩定在10萬元以上。
“本著集體積累最終還是‘用之于民’的原則,社區開展黨員、群眾幫扶工作。”呼倫艾里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魯恩光介紹,從2021年開始,社區使用集體積累資金,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鼓勵當年考取大學的學生和安撫去世居民的家屬。在此基礎上,今年準備為社區戶籍的居民補貼50%的新型合作醫療保險費用,在居民生活困難時及時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提高醫保覆蓋率。通過這一系列貼心舉措,有效地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推動了民族團結進步。
下一步,呼倫艾里社區計劃使用集體積累資金培養養殖專業人才,積極探索品種改良和畜牧業以外產業發展,帶動養殖戶突破養殖瓶頸,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記者 宮立靈 通訊員 王宇 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