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23日,以“綠色跨越?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射陽大米產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來自全國稻米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行業精英齊聚江蘇射陽,共同為推動射陽大米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繪藍圖、謀路徑、添動能。
論壇上,射陽縣圍繞稻米產業發展作相關推介。涵蓋糧油加工、種子研發、冷鏈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共計8個項目集中簽約,協議金額達14億元,將進一步推動射陽農產品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助力富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活動中,黑龍江省五常市委書記杜平以視頻形式為本次論壇送上祝福與寄語,表示愿與射陽南北聯合,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促共贏,共同打造全國優質稻米品牌集群發展的合作典范。原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黨委書記、首席科學家金連登,智云天地農業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農業農村部農業信息化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侯寧,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張亞東,分別圍繞射陽大米的品牌建設、質量管理、種業振興等方面作主旨演講,以國際化視野、專業化講解、獨特化視角,為與會嘉賓呈上了一場論“稻”盛宴。
天賜無邊好息壤,流脂稻米在鶴鄉。射陽有著生產優質大米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富鉀弱堿的土質、亞熱帶和暖溫帶交融的氣候、優質的灌溉水源,成就了射陽大米香純棉軟、筋道潤滑的口感。近年來,射陽縣委、縣政府持續推行“綠色化、機械化、標準化、品牌化”管理,擴大綠色優質水稻種植規模,制定《射陽大米產業健康發展實施意見》《射陽大米產業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的實施方案》,實施射陽大米提升計劃,講好“射陽大米”品牌故事,推動射陽大米實現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全縣水稻種植面積160萬畝以上,大米加工企業68家,產能超300萬噸,高標準糧庫倉儲能力達80萬噸。“射陽大米”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國農產品百強區域公用品牌、中國大米十大區域公用品牌、江蘇省農產品十大區域公用品牌,多次獲得中國國際農交會、糧交會金獎,品牌價值245億元,位列蘇米首位。
“我們將依托豐厚的農耕文化、優良的生態底蘊、完善的產業基礎,搶抓歷史發展機遇,聚力加快建設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省級農業現代化先行區,在打造‘東部沿海大糧倉’、助力‘鹽之有味’創塑全國知名區域公用品牌中貢獻更多射陽力量。”射陽副縣長吳海燕在作產業推介時表示。(記者 張偉偉 通訊員 鶴小萱 楊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