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000點的保衛戰輸得徹底,多頭丟盔棄甲、落荒而逃。以一根長達5%的大陰線,戳穿了底褲,直逼2900點。
都知道目前市場信心不足,但太多人還是低估了A股墜落的速度。兩市4540家下跌,僅147家上漲,近700家跌停,重倉的、死扛的、試圖抄底的,今天可以說是哀鴻遍野!
“今天不虧七八個點都不好意思”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雪崩下的人也沒誰能躲的過。
股民戲言:以前不理解魯迅先生的(秋夜)為何第一句是:“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是棗樹”。直到成了股民后才明白。用心體會,里面存在一種極度的孤寂感。同樣的,“持倉只有兩只,一只跌停,另一只還是跌停”。
一人說:今天我的持倉票跌停了,跌幅高達9.97%。
另一人說:那你也太牛了,就你這點跌幅,在跌幅榜都排不進前1000名。
淘股吧用戶“谷雨興橙”坦言:今天如果你不虧個七八個點都不好意思。
今天最終的保衛戰大家也看到了,券商、金融等輪番護盤,但是盤面較弱,上午盤中多次逼近3000點,下午則直接跪了。也就是說,3000點保衛戰只打了一上午草草收場。
跌破3000點后,A股一路潰敗、潰不成軍, 2980點、2950點、2930點,市場跌的一片寂靜。最終是因為收盤,跌不動了,上證指數報收于2928點。今天三大指數跌幅均在5%以上。
資金可以說是慌不擇路,公募贖回潮,私募清盤止損,兩融強平,大股東股權質押……杠桿被動殺跌,跑路資金已經不看K線了。
三大誘因致使A股跌跌不休
誰也沒有料到,短短兩年時間,上證指數又一次跌破了3000點,曾經豪邁喊出“3000點是牛市起點”的時刻仿佛還在昨天。
今年滬指跌幅接近20%,創業板指數超過30%,在這樣大的跌幅背后,其實有著復雜的金融局勢。可以說,有三大原因超出市場預期,最終導致目前A股一路下行。
一是YQ反復,二季度JJ增速面臨壓力;
二是美聯儲加息與軟妹幣貶值;
三是大白馬業績“爆雷”,今日指數的大跌首先是許多龍頭權重股的大幅調整,這其中公司自身業績原因是引發調整的一大誘因。
近期正是上市公司財報密集披露的時間,但有多家龍頭公司的業績令投資者倍感失望。
此外,淘股吧用戶“不動明王”則基于市場參與者博弈的角度,給出了不同的見解:
1.從去年9月開始,公募基本上就進入高估值和后繼資金不足的情況。那些長跌的,三四折的比比皆是。
2.量化,從去年9月的暴跌開始,很多波動策略不行了,多動多死,而且當時體量增大很多,玩不轉了,類似策略都是互砍。目前不斷弱化和縮容。
3.游資在去年11月掌握主導權,依然是目前唯一能掀起風浪的主流資金。
4.私募最為尷尬。尤其是標榜為多頭價投策略的私募。一方面選股向公募靠攏,但是又有平倉線制約。價投一個深跌就嗝屁。為了回避平倉線,又不停降低倉位。
5.價投派的公募和私募在資金面的壓力和平倉線附近的被動,是大跌的元兇。量化和游資只是助推。
6.游資由于一直往最活躍的地方去,也就是新熱點板塊方向,所以一旦整體情緒逆轉,補跌非常快速。這是這一段的主要殺跌動能。
神奇的上證3000點保衛戰
A股滬指的3000點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圍繞3000點,A股經歷了數不清的“3000點保衛戰”。它在中國股民的眼中,似乎成為了牛熊的分界點:只要在3000點以上,股民就覺得牛市還在;只要跌破3000,就兩個字“快跑”。
在A股歷史上,滬指第一次跨過3000點是2007年初。
2007年2月16日,滬指第一次觸摸3000點就展開了回調,在2月27日滬指當日放出巨量,暴跌8.84%,一些專家認為大盤到頭了。不過很快滬指又開始了第二次進攻,再次成功突破3000點后,滬指扶搖直上,行情一直持續到當年國慶后,達到歷史高點6124點,至今這個高點記錄也沒有被打破。
2008年4月22日,上證指數在盤中擊穿3000點,那時候3000點保衛戰還上了新聞。誰能想到,14年后的今天,又再次見證歷史了。
有一位股民深情地回憶:13年前3000點金融保衛戰倒下的是我爸,13年后我也在保衛戰中倒下了。
3000點,真是一代人一場夢, 這A股真是太神奇了,再看看美股指數,股天樂這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文章來源:淘股吧綜合自淘股吧論壇、每日經濟新聞、上游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