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雍禾醫療植發業務收入增速不及行業平均值,被大麥植發甩開,而毛利率也不及大麥植發,“植發第一股”似乎有些名不符實。
【資料圖】
來源 | 經理人傳媒旗下《經理人》雜志
全媒體記者/孫晨
來源/官網
灼識咨詢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脫發人口約為267.0百萬,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8.9%,約平均每5人就有1人脫發,而在“顏值經濟”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踏上了植發的道路,這也讓植發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企查查數據顯示,植發相關企業新增注冊數量從2017年的119家飆升至2021年的159家,累計增長率33.61%,預計2022年相關企業注冊數量將超過2021年;此外,近5年來,植發行業共發生過投融資3次,其中碧蓮盛融資5億、雍禾醫療則引入易方達、常春藤等多家基石投資者。
2021年底,“植發第一股”雍禾醫療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但交出的首份財報則是增收不增利,公司的植發業務收入增速進一步放緩,而毛利率也有所下滑,直接讓其股價腰斬。
植發業務增速不及行業平均值
2021年12月,素有“植發第一股”之稱的雍禾醫療正式登陸資本市場,并于今年4月27日發布上市以來首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績單,與之對應的是,股價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一路下行。
K線圖顯示,雍禾醫療股價在達到最高點19港元/股,開始了長時間的下滑,低點至6.89港元/股,下跌逾六成,意味著市值同樣大幅縮水。截至7月12日收盤,雍禾醫療股價為8.87港元/股,市值約47億元。
2017年至2021年,雍禾醫療實現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從9.34億元增加約12億元至21.6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32.45%,不過,雍禾醫療的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分別為0.54億元、0.36億元、1.47億元、1.18億元,其中2021年同比下降19.73%。即在2021年,雍禾醫療再次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境地。
根據公開資料,雍禾醫療提供涵蓋植發、醫療養固、常規養護及其他配套服務的一站式毛發醫療服務,其中植發、醫療養固是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2021年的收入分別為15.65億元、5.82億元,占比分別為72.2%、26.8%,去年同期占比分別為86.2%、13%。
很明顯,雍禾醫療收入十分依賴植發業務的收入,雖然醫療養固的收入同比增長,占比也有所提升,但公司依舊沒有擺脫產品較為單一的風險。
從經營數據來看,雍禾醫療2021年接受植發醫療服務的患者人數為58464人,同比增長15%,但植發患者的平均消費額有所下滑,從2020年的27868元下降至26643元,這或許與日益激烈的競爭有所關聯。
截至2021年末,雍禾醫療在全國53個城市擁有54家醫療機構,為中國最大的及覆蓋城市最廣的連鎖植發醫療集團,公司預計2022年底相關門店可達到70家,但即使如此,其尚未形成絕對優勢,而同行企業新生植發、大麥植發、碧蓮盛等則奮起直追。
此外,近年來,雍禾醫療的植發業務不管是收入增速,還是毛利率,均有明顯下滑跡象,其中營業收入增速從2019年的30.50%下滑至2021年的10.76%,而毛利率則從2018年76.70%下滑至72.70%,累計下滑4個百分點。
對比行業數據,根據灼識咨詢數據,毛發診療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人民幣83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幣23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3.5%,其中2021年增長率23.8%,預計未來將以24.5%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6年將達到人民幣712億元。
對比同行來看,6月29日,大麥植發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有望成為“植發第二股”,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0.21億元,同比增長33.58%,植發業務收入為8.07億元,同比增長13.38%,毛利率為74.2%。
雍禾醫療2021年植發業務收入增速不及行業平均值,更是被大麥植發甩開,而毛利率也不及大麥植發,“植發第一股”似乎有些名不符實。
畢竟作為行業龍頭,不管是規模、盈利能力,還是相對應的增速等,都應該甩開同行才對,顯然,雍禾醫療還有進步的空間。
銷售、研發冰火兩重天
從盈利能力來看,雖然雍禾醫療2021年毛利率有所下滑,為72.9%,但毛利則與營收保持同步增長,為15.8億元,同比增長率29.33%,但雍禾醫療卻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為什么?
一個重要因素——長期高企的營銷及推廣開支。
2018年至2021年,雍禾醫療的營銷及推廣開支(營銷推廣費)金額分別為3.28億元、4.58億元、5.08億元、6.84億元,累計近20億元,其中2021年同比增長34.66%,高于同期營業收入增幅。
另外,雍禾醫療每年營銷推廣費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在30%以上,最大超過37%,三成營業收入用于營銷推廣費,可見,公司是營銷驅動型公司,這點或許從頻繁的電梯廣告中得知一二。
據了解,線上推廣方面,雍禾醫療在騰訊、百度、字節跳動、快手、微博、嗶哩嗶哩等國內大型平臺發布廣告;線下推廣方面,則在地鐵站、寫字樓、購物中心及電影院等發布廣告。2019年及之后,雍禾醫療更傾向于線上推廣。
頻繁的廣告推廣是雍禾醫療拉新的一個重要方式,不過,由于植發屬于低頻消費,復購率較低,這也意味著基本屬于一棒子買賣,廣告的邊際效益弱。
當然,雍禾醫療還可以通過老用戶推薦的方式獲取新用戶,前提是服務要得到老用戶的認可,然而,從黑貓投訴[投訴入口]來看,截至7月5日,雍禾植發的投訴量達45條,消費者多投訴雍禾植發、養固,涉及虛假宣傳,夸大療效、退款難等。
此外,據長江商報報道(截至2021年6月8日)不完全統計,雍禾醫療以及其旗下雍禾植發門診部因廣告違法行為合計遭到處罰達26次。到了今年,雍禾醫療及旗下門診部的行政處罰也不間斷。
1月6日,嘉興雍禾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在未核準臨床免疫學檢驗項目的情況下,從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醫學檢驗科使用快速檢驗試劑盒開展免疫四項初篩檢驗;在未核準醫學影像專業的情況下,從2021年3月23日至5月27日,開展心電圖檢查。對此,嘉興市南湖區衛生健康局對該公司罰款3000元,并吊銷其醫學檢驗科。
2月25日,金華雍禾醫療美容診所有限公司在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的條件下,發布醫療廣告,被金華市金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并消除影響,同時處以5000元罰款。
屢屢遭到行政處罰背后,雍禾醫療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旗下機構的管理,而廣告屢領罰單也要求雍禾醫療提升品牌營銷人員的專業素養,規范廣告用語,加強營銷團隊合規意識。
對此,《經理人》雜志全媒體致函雍禾醫療,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事實上,與營銷推廣費節節攀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雍禾醫療用于研發的費用則是少得可憐。2018年至2021年,研發費用分別為781萬元、887萬元、1182萬元、1416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逐年下滑,從初期0.86%下滑至末期0.65%。
在年報中,雍禾醫療表示,公司專業醫護人員不僅是毛發醫療服務的核心,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從這點來看,專業醫護人員是雍禾醫療的重中之重,這也要求公司要做好各種準備,預防人才流失。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中報,雍禾醫療共有246名注冊醫生及919名護士,合計1233人,而到了2021年末,醫生和護士則分別為259名、893名,合計1221人。醫生有所增加,而護士人員則明顯減少。
從雍禾醫療認為人才是核心競爭力分析,意味著植發行業的技術門檻比較低,但眾多企業為了獲取新用戶都傾向于以營銷為主導,廣告成本會進一步加劇,所謂的“暴利”容易向“薄利”轉變,那么植發機構又如何為脫發患者解決“掉發”的煩惱呢?未來行業是否會發生一起又一起的醫患糾紛呢?或許是值得重點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