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云從科技發布業績預告稱,2022年,公司將繼續出現虧損,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7.85億元到-9.3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擴大 24.18%至 47.75%;預計實現歸母扣除非凈利潤-8.57億元到-10.1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擴大13.81%至 35.19%。
云從科技將本期業績變化歸因為三方面因素:
其一,主營業務受阻。具體為2022年受疫情、經濟放緩及競爭加劇影響,公司在手訂單項目的交付和驗收時間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推遲,以及新訂單業務開展的延期,導致上述項目 2022 年收入確認金額不及預期,報告期內公司收入和利潤規模均同比下降。
(資料圖片)
其二,研發費用高企。2022 年,云從科技為加強技術壁壘的構建,公司以 CWOS 操作系統為基 座,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加。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云從科技研發投入費用為4.30億元,研發費用率為94.24%,單項費用接近同期營收規模。
其三,非經營性損益的影響。2022 年,云從科技非經常性損益預計為 0.72億元到 0.84億元,主要是由于公司報告期內獲得的政府補助同比減少所致。
有意思的是,資本市場似乎對云從科技的糟糕業績無動于衷。今年以來,云從科技的股價從15元攀升至21元,漲幅超過40%。
節點財經發現,云從科技的股價走強似乎與近期AI界爆發的一起轟動性事件相有關。去年12月底,由美國加州AI公司OpenAI開發的一款聊天機器人ChatGPT,由于其涉獵廣泛與出色的對話能力,帶火“AIGC”(AI技術生成內容)概念股。云從科技、拓爾思,視覺中國等漲停,中文在線、萬興科技漲超10%。
近期,云從科技在投資者交流活動上回應投資者關于“公司在ChatGPT領域的技術儲備情況與技術布局,產業鏈方面的商業化?”時回答道:
首先,公司的研究團隊高度認同“預訓練大模型+下游任務遷移”的技術趨勢,從2020年開始,已經陸續在NLP、OCR、機器視覺、語音等多個領域開展預訓練大模型的實踐,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各項核心算法的性能效果,同時也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算法生產效率,已經在城市治理、金融、智能制造等行業應用中體現價值;
其次,公司一直以來都在人機協同領域布局,打造了像人一樣思考和工作的人機協同操作系統(CWOS),致力于整合打通視覺、語音、NLP等多個領域的大模型,不止于像ChatGPT那樣在文本世界實現超級智能,還要徹底打通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為“像人一樣思考和工作”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公司也通過開放的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實現了技術平臺化,加上模型+帶行業knowhow的專用模型”來幫助各行各業快速實現智能化升級。
另據1月24日消息,微軟已與OpenAI擴大合作伙伴關系,向ChatGPT開發者OpenAI追加投資數十億美元,加速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突破與轉型。OpenAI獲微軟追投的這一示范豐富了云從科技等國內AI公司的商業化變現方式,從而放大了其投資價值。
不過,云從科技在未來能否誕生類似于ChatGOPT的現象級應用及實現對公司現有AI場景應用的突破均未知。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文/五洲 出品/節點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