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股票的每股凈資產,可以說是股票的價值基礎。因為凈資產是完全屬于全體上市公司股東的資產,意味著哪怕將公司資產按照市價賣掉,投資者也能收回這么多的投資。
(相關資料圖)
所以,一只股票的每股凈資產較高,理論上來說代表股票的價值較大。那么如果一只股票的每股凈資產高于股價,這種股票能不能買呢?
每股凈資產大于股價的股票能買嗎?
如果一只股票的每股凈資產比它的股價還高,這種股票看起來是非常實惠的,因為這就相當于該上市公司在打折出售它的凈資產。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這樣的股票就值得買,因為至少還得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就是要看資產的質量如何。一家公司的資產可以有很多形式存在,既可以是現金,又可以是固定資產,還可以是無形資產。
很顯然,不同資產的質量是不相同的。比如現金就是質量較高的資產,而有些資產可能就只是價格虛高,有價無市,隨時都有可能貶值,這種資產的質量顯然就比較差。
如果一家公司的資產大多是優質資產,并且每股凈資產還比股價高,這樣的股票是比較值得買的。可如果公司的資產大多為劣質資產,就算是打折賣也未必劃算。
這其實就跟我們平時買東西差不多,東西好又便宜,當然值得買,東西不好,再便宜買來也沒用。
其次,就是要看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是每股利潤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代表的是上市公司利用其凈資產創造了多少利潤。
作為股票投資者,需要清楚的一點,就是自己買股票的目的不是買上市公司的凈資產,而是公司股票的增值。
而一家公司僅靠凈資產是沒法讓股票增值的,只有靠凈資產創造出更多的凈資產,才能讓公司股票增值,利潤就是用凈資產創造更多凈資產的表現形式。
所以,唯有能不斷創造利潤的凈資產,才是優質的凈資產,創造的利潤越多,每股凈資產的收益率也越高。有著較高凈資產收益率的股票,如果凈資產比股票價格還高,這種股票就是值得買的。
可如果凈資產創造不出利潤,就會被公司一點點消耗掉,并最終會被消耗殆盡。這種股票就算每股凈資產比股價高,也就看起來劃算,實際上是不劃算的。
因為買了之后又不能把凈資產立馬變現,哪怕是能變現,恐怕也賣不出好價格,不管怎樣最后都可能是賠本買賣。
再次,就是要看是什么類型公司的股票。買股票主要看的是股票的增值空間,而股票的增值空間又主要取決于上市公司的發展空間。
有些公司因為還處于成長期,發展的空間大,股票的增長空間也比較大。這種股票的每股凈資產如果比股價還高,很有可能就是被低估了,比較值得買。
相反,有些公司的發展已經停滯不前,股票的升值空間也被鎖死,就算是股票打骨折賣,也未必就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