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漢中
4月26日晚間,南芯科技(688484.SH)發布2023年一季度報告,公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共實現營收2.86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3061.99萬元,均相較上年四季度呈現不同程度的環比增長,業績表現與預期相符。報告期間,在手機等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受阻的情況下,公司環比業績仍實現了穩步上漲,經營情況呈現出良好韌性。從行業發展來看,目前公司重點布局的高端消費電子賽道已進入復蘇周期,延伸布局的工業控制及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高速成長。后續在技術實力與產品優勢的共同加持下,企業的成長空間亦將有望進一步釋放。
(資料圖片)
深耕技術領域,產品競爭力持續強化
高端消費市場復蘇開啟增長新階段
南芯科技的主營業務為電源及電池管理領域芯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經過多年深耕,目前公司已成為電荷泵芯片和升降壓充電管理芯片領域的龍頭企業,其產品與技術均受到了行業的高度認可。
從技術端來看,自成立以來,南芯科技一直高度聚焦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其核心技術全部來自于自主研發。據公告顯示,目前,在電源及電池管理芯片領域,公司已形成了包括:兼容2:1電荷泵和1:1直傳的電荷泵充電技術、多兼容模式的電荷泵電壓變換器技術、高效率可重構串聯-并聯型開關電容電壓變換器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其部分型號的關鍵技術指標已具備了與國際大廠相競爭的性能或超越國外競品的性能,這也使公司成為了國內在電源及電池管理領域少數能與國際大廠直接競爭并實現高端產品國產替代的公司之一。
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擁有境內發明專利54項,境外專利1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59項。而根據公司一季報披露,今年一季度公司在研發領域的投入達到5662.5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6%,占營業收入比重達20%。公司持續的高水平研發投入將有望為其在后續發展中帶來更多的技術產出。
而另一方面,從產品端來看,公司的核心產品電荷泵芯片已能夠覆蓋2:1、4:1、4:2、6:2等多種架構,可滿足終端設備22.5W-240W功率的充電需求。且產品集成了放電功能,能提供正向降壓、反向升壓及直通等多種模式。根據Frost &Sullivan研究數據顯示,以 2021年出貨量口徑計算,公司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一,升降壓充電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二、國內第一,其產品受到多家知名終端品牌廠商的認可,產品競爭力持續強化。
機構研究表示,從行業發展來看,當前手機、筆記本等高端消費市場正處于復蘇階段。根據Canalys報告,2023Q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2.74億部。后續隨著手機廠商的去庫存逐步進入尾聲,補庫需求預計將拉動上游供應鏈廠商營收增長。與此同時,目前,終端品牌廠商推出的高端產品往往匹配更高的充電功率,而電荷泵充電在手機大功率充電領域已成為主流。作為電荷泵芯片的龍頭企業,目前南芯科技已在高端消費領域實現從供電端到設備端的產品覆蓋。未來高端消費領域的復蘇將有望進一步帶動公司業績上行。
應用領域持續拓寬
工業及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除了在縱向保持持續深耕,南芯科技在橫向的業務延伸上亦取得了全面進展。
據公告顯示,近年來,在汽車電子領域,公司以車載有線/無線充電產品線為切入點,全面布局了遠程信息處理、信息娛樂系統等六大細分賽道,其多款產品通過車規級AEC-Q100認證,產品已進入沃爾沃、現代等汽車品牌。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汽車銷量達到2686.4萬輛,持續呈現增長態勢。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88.7萬輛,較上年同比增長93.4%。而未來隨著汽車領域電動化、智能化及網聯化深入發展,人機接口、車載顯示屏、智能設備互聯、遠程信息處理等信息娛樂及儀表系統等將陸續進入汽車內部系統成為標配,這也將為公司電源及電池管理芯片帶來廣闊的市場需求。
此外,在工業領域,南芯股份亦對便攜式儲能電源、電動工具、無人機等領域進行了產品延伸。目前產品已進入到大疆、海康威視、TTI 等品牌,后續隨著儲能電源等市場景氣度攀升,也將有望使南芯科技在該領域的布局得到持續受益。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從長遠發展來看,電源管理芯片在工業和汽車電子板塊的長期發展中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而憑借國內領先的技術水平與產品競爭力,南芯科技未來將有望不斷復制電荷泵產品線的成功經驗,為其長期發展打造新的增長極。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