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 文|錢雯雯 編|深海
(資料圖)
6月7日晚間,*ST紫晶、*ST澤達雙雙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5月31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監管決定書,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于2023 年6月8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從6月8日起,*ST紫晶、*ST澤達證券簡稱正式變更,分別變更為退市紫晶、退市澤達。
退市整理期為15個交易日,如不考慮全天停牌因素,預計最后交易日為2023年6月30日,如證券交易日期出現調整,兩家公司的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期隨之順延。
雷達財經注意到,由于退市整理期首個交易日無價格漲跌幅限制,6月8日復牌的*ST紫晶、*ST澤達在上午交易時間里跌幅均超過60%。
此前4月21日,*ST紫晶及*ST澤達公告均顯示,公司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根據《決定書》,公司存在欺詐發行以及其他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已觸及上交所規定的重大違法行為,將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決定書》顯示,*ST紫晶在《招股說明書》中通過虛構銷售合同、偽造物流單據和驗收單據入賬、安排資金回款、提前確認收入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利潤。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2.22億元,虛增利潤0.86億元。在此期間,公司還隱瞞了對外擔保合計1.35億元。
上市后,*ST紫晶繼續通過財務造假方式“粉飾”公司財報,公司2019年報、2020年報分別虛增營業收入2.71億元、3.28億元,虛增利潤1.45億元、1.69億元,占當期報告記載的利潤總額絕對值的94.55%、150.21%。此外,*ST紫晶再次在2019年至2021年年報中隱瞞了對外擔保事項,金額分別為1.75億元、4.18億元、1.67億元。
*ST澤達的造假問題同樣嚴重,公司在上市前通過簽訂虛假合同、開展虛假業務等方式,2016年至2019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3.42億元,虛增利潤1.87億元,同時未按規定如實披露關聯交易、并在存在合計870萬股股份代持的情況下,虛稱“不存在股份代持情況”。
上市后,*ST澤達繼續“虛假記載”和隱瞞披露,在2020年報、2021年報中分別虛構營業收入1.52億元、0.71億元,虛構利潤0.82億元、0.27億元,占當期報告記載的利潤總額絕對值的88.97%、56.23%。同時,*ST澤達虛增在建工程,再次隱瞞了1億元的關聯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時上海金融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顯示,其已收到12名投資者共同起訴澤達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ST澤達”)、林應、應嵐、隋田力、王曉亮、姜亞莉、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胡曉莉、陶晨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的申請。
另外作為*ST紫晶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中信建投公告稱,擬設立*ST紫晶事件先行賠付專項基金與申請適用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
中信建投與其他中介機構擬共同出資人民幣10億元設立紫晶存儲事件先行賠付專項基金,上述金額為公司初步估算結果,基金規模將根據最終計算的適格投資者損失賠付金額進行調整。
天眼查資料顯示,紫晶存儲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19038.1503萬人民幣,超過了99%的廣東省同行,實繳資本8000萬人民幣。*ST澤達成立于2013年,位于天津市,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2020年6月,*ST澤達登陸科創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