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6月,港股內房股板塊一改往日下行的趨勢,開始觸底大漲,以龍湖集團(00960.HK)、碧桂園(02007.HK)、華潤置地(01109.HK)、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等優質頭部房企最受市場關注,分別以33.47%、29.86%、22.20%、13.35%的累計漲幅(6月1日至15日)位居板塊前列。
【資料圖】
內房股大舉反彈背后與房地產行業寬松預期不斷提升,以及恒大、融創等大型房企基本面預期改善等利好的驅動有關。此外,南向資金抄底優質民營龍頭動作不斷加強,亦是推高內房股行情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短期:房地產市場預期向好,南向資金搶籌
與4、5月銷售情緒羸弱不同,6月以來,隨著問題房企經營及境外債重組取得的一些良好的進展,疊加6月首周房地產銷售情緒略有回暖的催化,看好房地產行業的聲音愈來愈多,市場普遍認為房企在上半年業績壓力下將加快推盤節奏、提升折扣力度,成交端有望迎來小幅放量。
中指研究院認為,6月作為房企年中沖刺關鍵節點,若支持政策能夠進一步落地,向市場傳遞信心,在房企大力推盤和促銷之下,6月房地產銷售有望迎來好轉。
德邦證券認為,5月商品房銷售邊際持續轉弱,6月適逢年中,預計企業端將會加大推盤和營銷力度,6月單月銷售有望較5月環比改善。
在房地產情緒升溫的背景之下,土拍成交溢價率略有好轉,流拍撤牌率下滑,房企投資聚焦加劇核心城市土拍升溫,民企拿地信心也在加速修復。
5月底至今,長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等核心城市拿地情緒持續升溫,擁有厚實的資金積累、完善的融資渠道及良好債務結構的優秀房企,紛紛加快拿地步伐,為其未來高質量的可持續性發展補充充足的“彈藥”。
以民營龍頭房企碧桂園為例,今年首5月拿地金額已達到去年全年權益拿地金額的95%,權益新增貨值達突破百億。
在民企拿地信心提振之際,政策層面及媒體層面不斷為樓市吹風,進一步催化了二級市場行情。
政策層面,6月以來,青島、蘇州等地出臺房地產降低首付比例、優化公積金及限購等利好購房寬松政策不斷出臺,覆蓋范圍及力度更廣、更強,這有利于提升或穩定市場預期。
除此之外,6月以來,媒體吹風不斷,進一步催化了房地產做多行情。
先是《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國正在制定一攬子措施來支持房地產市場,包括考慮降低大城市一些非核心街區的首付,降低代理交易傭金,并進一步放寬住宅購買限制;其次,中房網發文稱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在相關外部條件有變化,限購限貸等政策已無存在必要的情況下,取消限制類措施是應有之義;而今,又有多家內地媒體報道,多地金融監管部門近期開展調研,對當前經濟信貸需求、房地產市場、金融風險變化等情況開展進行調研。
在市場預期向好之際,南向資金開始大舉加倉內房股。
截至6月9日收盤,近一周港股通凈買入排行榜中,地產建筑業板塊周頻凈買入14.52億元,位居港股通周頻凈買入榜單第三名。
個股層面,南向資金“鐘意”優質房企,碧桂園、華潤置地等頭部房企最受青睞。
截至6月9日收盤,最近5日港股通資金凈流向TOP40榜中,龍湖集團、越秀地產、華潤置地、碧桂園等在內多家優質房企紛紛入榜。其中龍湖集團、越秀地產分別以5.07億港元、3.32億港元位居第7名及第10名,而碧桂園港股通持股比例上升速度較快,由6月1日的6.1%提升至6月9日的6.32%,上升了0.22個百分點。
從基金層面來看,碧桂園、龍湖集團、華潤置地、保利發展等優質內房企,同樣是債基、策略型或主題型ETF基金的“心頭好”。
以民營房企龍頭碧桂園為例,即是弘收高收益波幅管理債基重要持倉股,亦是Global X MSCI China Real Estate ETF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持倉比例均在3%以上。
截至目前,據富途數據顯示,弘收高收益波幅管理債基及Global X MSCI China Real Estate ETF分別持有碧桂園倉位占比分別為3.4%及4.82%。
長期:行業復蘇趨勢未改,優質房企凸顯估值魅力
隨著優質民營房企短期銷售及拿地數據邊際不斷改善,以及政策層面不斷吹風,房地產行業復蘇趨勢依舊未改,長期穩健且高質量發展邏輯愈發明顯,券商、投行對房地產評級正逐步從“觀望”向“正面”傾斜。
伴隨著6月以來內房股板塊持續反彈,與房地產行業相關的研究報告及評級明顯增多。而與過往中立或偏謹慎的研報點評及評級不同,本次多數研報點評偏正面。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至6月12日收盤,與房地產行業研究相關研報(包括微信公眾號)共有120篇,較去年同期的104篇,約增加了15.4%。據不完全統計,120篇研報中強于大市、看好、推薦、增持等正面評級約占80%。
最新部分研報截圖
在這些對房地產行業未來展望持正面評級的研究報告中,多數認為寬松預期推升、民營房企拿地積極,市場復蘇大勢不會改變,市場無必悲觀。另外,多數券商認為,優質房企的銷售低點、業績低點均已過去,經歷了近2月的熱度回歸期、政策空窗期,地產股已跌出了β空間,板塊已非常具備性價比。
事實證明,亦如國內券商所言,內房股投資性價較高,當前市凈率估值已經遠低于長期處于破凈狀態的紅籌股板塊。
截至6月12日收盤,34家樣板(如下圖所示)內房股市凈率均低于1,均值為0.26,處于歷史新低位置,分別低于港股地產開發商、紅籌股板塊市凈率的0.50、0.73。
在行業復蘇趨勢未改及內房股板塊處于歷史低估值階段,如何選擇投資標的,各大券商及國際投行一致認為:優質民營房企及央國企值得關注。
對于個股投資機遇,國金證券最新研報指出,預計供給側支持將加速推進,高能級城市需求側政策將持續落地,供需政策協同發力支撐市場銷售復蘇,能拿好地且快速去化的房企更加受益。推薦有持續拿地能力、布局優質重點城市的頭部央國企和改善型房企。
國際投行匯豐則認為,在內地房市復蘇大背景之下喜好內房股及經紀商分別有碧桂園、華潤置地、中國海外發展及貝殼。
在匯豐點名四家企業中,碧桂園估值修復及投資回報空間較大。目前,碧桂園市凈率為0.20,是四家企業中最低的,亦低于內房股市凈率均值的0.26。
碧桂園當前估值被嚴重低估,或于過去一年業績承壓的影響。據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碧桂園最新財報為2022年年報,市場對其市凈率、市盈率等估值指標的測算都是基于這份最新年報。因此,公司今年回暖的1-5月業績表現,并未充分反映到當前估值水平中去。
然而,從當前業績來看,碧桂園依舊保持行業第一梯隊的競爭力。2023年1-5月,TOP100房企銷總額為29661.0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頭部房企銷售依舊趨于領跑,TOP10房企銷售額平均同比增速達16.4%。
作為優質民營房企的代表,在央國企背景房企崛起及銷售市場羸弱的大背景之下,碧桂園1-5月銷售額為1399億元,排在第5位,是當前為數不多能擠進前五的民營房企,凸顯碧桂園不俗的增長韌性。
據了解,今年1-5月房企銷售額排名中,排在碧桂園之前的多數是央國企,例如保利、中海及華潤置地。
除此之外,在拿地方面,碧桂園依舊彰顯優質民營房企的實力。今年1-5月,碧桂園已在東莞、杭州、太原、佛山等多個核心城市斬獲多塊貨值較高的土地,極大打消了市場對民營房企補貨不足及流動性風險的擔憂,同時通過積極拿地為企業長足穩健發展打下夯實基礎。
中指研究院統計顯示,碧桂園今年1-5月權益拿地金額58億元,已達到去年全年權益拿地金額的95%;權益拿地面積60萬平方米;權益新增貨值高達135億元。
誠然,隨著房地產政策、銷售預期持續向好,行業穩健復蘇趨勢已經愈發明顯,任何被市場感知到的基本面或政策面向好,都會給低估且優質房企帶來巨大估值修復空間,而長期擁抱且堅守優質房企的投資者,勢必會收獲豐厚的投資回報。
文:沈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