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端午節變成端午劫,A股節后三大指數重挫,跌幅均超1%,滬指創年內新低。市場情緒在降至冰點,4000+股下跌,上漲個股不足千只,實際漲停33家,跌停25家,跌幅超9%的公司近100家。
【資料圖】
量能上看,全天成交9791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減少448億元,終結了此前連續6個交易日萬億成交額的格局,不過北向資金逆勢買入,全天凈買入21.17億元,分市場來看滬股通凈賣出17.3億元,深股通凈買入38.47億元。
從盤面上看,電力股逆勢大漲,桂東電力、深南電A、新中港等12股漲停;復合銅箔概念再度走強,雙星新材、英聯股份漲停;光伏等新能源賽道股沖高回落,帝科股份、寶馨股份、鼎際得等漲超5%。下跌方面,AI方向持續大跌,劍橋科技、慈文傳媒、中科曙光等個股批量跌停,海天瑞聲、昆侖萬維等多股跌超10%。
總體上看,當前市場在弱勢情況下,資金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高低切換,一方面是前期漲幅漲的人工智能方向個股出現批量下跌,資金短線有明顯的獲利回吐的壓力;另一方面是,資金流向低位方向,特別是在滲透率低的領域得到了資金的青睞,該領域往往是0-1實現了突破,未來滲透率逐步提升中,想象空間夠大,相關公司迎來高速增長,2020-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就處于低滲透率階段。此外,資金也在尋求防守方向,比如電力,隨著煤炭價格的持續下跌,成本端出現了明顯的改善,而夏季高溫的到來,對電力的需求增長,電力板塊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策略上,人工智能進入調整,但主線格局并未改變,當下在弱勢情況下,穩健者以觀望為主,尋求交易的可以關注防守方向的電力、以及新能源賽道中滲透率比較低的領域,比如復合銅箔、TOPCom電池、HJT電池、一體化壓鑄等
新能源新技術,產業加速突破
近期新能源賽道中,滲透率低的新技術方向明顯受到資金的青睞,如復合銅箔、TOPCon電池、HJT電池等。復合銅箔從4月低點以來最大反彈超16%,TOPCon電池最大反彈超12%,HJT電池最大反彈超9%。
6月26日,復合銅箔再度逆勢走強,概念指數一度漲超2%,雙星新材、英聯股份漲停,阿石創、沃格光電、東威科技、智動力等漲超4%。
復合銅箔、TOPCon電池、HJT電池這些新技術能夠逆勢走強,往往是因為,在這些領域目前處于低滲透率階段,未來具有高增長空間,早起布局的公司往往的業績能夠實現高速增長。
以TOPCon電池為例,2022年滲透率在5%左右,預計到2023年年底滲透率將達29%,滲透率提升近6倍,2024年將達66%,這也是近期作為行業龍頭的鈞達股份大漲的主要邏輯,鈞達股份從底部反彈,最大漲幅從超81%,帝科股份作為銀漿龍頭,3月份從底部反彈以來最大漲幅近120%。反觀沒有布局TOPCon電池的光伏龍頭隆基綠能則處于單邊下跌狀態,股價從高點已經腰斬。
在新能源賽道領域,往往在處于低滲透率的階段,未來想象空間夠大,產業鏈各環節都均受益,股價大漲。2020-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就是最好的證明,2021年年初的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是個位數,新能源汽車及鋰電池產業鏈均開啟一輪牛市,新能源汽車的龍頭比亞迪股價翻了6倍。
復合銅箔方面也迎來重大進展,6月20日雙星新材發布公告表示,在2022年年末完成首個PET復合銅箔設備安裝以后,近日已經獲得了下游客戶的驗證認可,并得到了客戶的首張產品訂單。復合銅箔首張訂單的成功落地,既印證復合銅箔真正實現了從0到1的產業突破,也超出了此前市場認為,今年難以徹底量產的判斷,超出了預期。此前,認為今年年底難以徹底量產導致復合銅箔概念指數單邊下跌。
2023年復合銅箔滲透率有望達到2%,2025年將達到27%,2年增長近13倍
當下復合銅箔、TOPCon電池、HJT電池處于低滲透率中,是0-1的突破過程,往往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相關布局企業業績實現突破,股價也有望迎來資金的青睞。
因此,當前是布局復合銅箔、TOPCon電池、HJT電池的最佳時機。
指數要跌到哪里?
受假期海外大跌以及人民幣持續貶值影響,A股節后首個交易日重倉,滬指低開低走,全天弱勢,創年內以來的新低,日K線上收出5連陰,已跌破了所有的均線支撐,目前沒有看到止跌信號出現,仍然存在進一步的下行的概率。
從速阻線角度來看,目指數已經跌破了三分之二速阻線的支撐,將向三分之一的方向尋求支撐。支撐大概在3080-3090附近。
MACD指標來看,雙線已死叉,綠柱放量,短期偏空格局不變。
當前指數,出現大跌的概率不大,在3080-3090一線獲得支撐后有望迎來反彈。
以上觀點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基于獨立、客觀、公正和審慎的原則制作,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