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盡管指數不斷調整,可越來越多的聰明資金卻借道ETF持續抄底,指數被動投資反而成為最靚的仔,這也是市場成熟化的一大標志。
其中全市場科創50ETF產品份額由700多億增長到接近1300億份,尤其是從4月下旬以來,份額增長接近一倍。
(相關資料圖)
可以看出大家對于科創板這個科技強國的“助推器”有多么喜愛。但是,相對來說科創50指數還是單一了,特別在小盤股風格占優的當下。
指數投資的蓬勃發展和指數開發交相輝映,8月7日,第二個科創板規模指數科創100發布,隨后基金公司積極響應,火速獲批。
下周一,首批科創100ETF就要和大家見面了。活躍資本市場在路上。
前些天,我寫了一篇《我最最最期待的指數寬基終于要來了》,表達了對這個指數的喜愛和寬基產品的期待。今天,我再來帶大家從更多維度了解下科創100指數的投資價值。
01
更小市值,更大彈性
首先我們看一下什么是科創100指數。
它是從科創50樣本以外選取市值中等且流動性較好的100只證券作為樣本。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7月31日,科創100指數的總市值中位數137.6億元,遠低于科創50指數的362.7億元。構成以100-200億的中小盤成長股為主。
顯然,與同在科創板的科創50指數相比,科創100指數的成份股公司市值更小,更符合小市值風格占優下的市場審美。
而從表現來看,科創100指數進攻性更強。Wind數據顯示,自從2020年4月1日以來,科創100相比科創50有著17.72%的超額收益。(科創50指數區間漲幅-5.9%,科創100指數區間漲幅11.82%,統計區間2020/04/01-2023/07/31)
自科創板上市以來漲幅超200%的個股僅8只,其中5只為科創100指數成份股,而科創50的成份股僅1只。
科創100指數的彈性凸顯,其討喜的定位相比科創50指數更容易讓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享受到戰略新興產業的政策紅利。
02
行業多元均衡,弱化黑天鵝效應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截止2023/8/18)
再從行業占比來看,科創50指數的電子行業占接近60%,導致它的走勢被相關行業主題所主導。
中美摩擦的背景下,電子行業龍頭扎堆的科創50始終存在被制裁的風險;同時電子行業同樣呈現出明顯的周期特征,長期處于周期底部也令投資者頗為煎熬。
而科創100指數的行業分布更加均衡多元。芯片半導體行業占比降低,能夠減少黑天鵝事件以及產業周期對整個指數的沖擊。
生物產業、高端裝備、新材料等行業的占比提升,覆蓋更多投資需求,成為一只名副其實的寬基指數。
03
重研發,創新黑馬頻出
高科技企業最重要的就是研發能力。科創100指數成份股研發投入占比中位數為11%,比科創50指數的10%更高。
在研發創新驅動下,科創100指數的2023年業績預期高增長,盈利增速預期為58%,較科創50指數49%,較科創板整體領先18%。
在這種高投入高產出的良性循環下,目前科創100指數中匯聚了大量稀缺性成長黑馬和潛力新星,如填補國內空白、首個國產獲批心臟瓣膜生產商——佰仁醫療;國產骨科植入醫療器械標準制定者——威高骨科;機器人核心部件、減速器龍頭——綠的諧波;以及大量在半導體、新能源等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個股僅作示例,不代表基金管理投資推薦,不預示基金實際持倉。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這些市值還不大的細分賽道龍頭,都是未來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力量。
04
調整充分空間大
在主要寬基指數中,科創板相關指數的調整時間更久。自2020年7月高點以來,調整時間已超過3年。
從調整幅度來看,科創100指數的調整幅度最大,截至2023年8月11日,跌幅高達49.15%。從估值來看,科創100指數的估值在4.13倍PB,低于同類的科創50指數的4.14和創業板50指數的5.11。
說到創業板,最近大家都在討論科創板近期的回購熱潮和指數破發走勢,與2012年底的創業板境遇有幾分相似。
眾所周知上一波2014年啟動的大牛市,正是2013年啟動的創業板超級行情帶動的。
我拿2022和2023年的科創100指數與2011和2012年的創業板指做了對比,兩年中都經歷了大幅回調和底部盤整兩個階段。創業板跌幅53%,科創板跌幅50%,時間和空間十分相似!
當下科創100指數定位很像當年創業板的pro版,擠出泡沫后的科創100指數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結合當下的市場點位,這次科創板指數及其ETF快速發布、快速獲批、快速募集,對于懂行的投資者來說,還是比較友好的。
8月23日,鵬華上證科創板100ETF基金(認購代碼:588223)就發布公告,將于下周一(8月28日)開始募集。
提到鵬華基金的指數產品,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他們家的指數品牌“鵬華Ashares”,實際上鵬華有著豐厚的指數布局及量化投資底蘊,目前已在各主流寬基指數,如創業板、中證500、中證1000以及國證2000等各指數全線發行了ETF產品。
另外,鵬華基金還發行了科創50指數增強ETF,很好地拓展了市場上指數增強型ETF的跟蹤標的,在提高自身寬基創設能力的同時,也幫助投資者擴大了指數投資的可選范圍。
截至2023年6月,鵬華量化團隊管理各類資產規模已經突破560億元。
說了這么多,投資科創100指數的邏輯也很簡單。如果你看好科創板的硬科技,又想分享中小市值風格的紅利,還想更均衡分散的布局,可以關注鵬華科創100ETF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