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彬州大地,處處是花的海洋,鄉村呈現出干凈、整潔的喜人景象。房前屋后的柴堆成了擺放有型的藝術品,昔日的老物件成為村內的裝飾品,家家戶戶院內外忙著栽花植綠……
“這幾天農活不多,我把村里的綠化帶修剪好了,村民們看著心情也好,大家的家就要大家共同維護!”4月11日,陜西咸陽彬州市龍高鎮五星村脫貧戶田定群主動修剪村廣場綠化帶時笑著說到。
目前,在彬州市像田定群這樣主動參與鄉村環境美化整治的群眾舉不勝舉。據彬州市農業農村局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負責同志介紹,全市自2月23日開展“百日整治攻堅”行動以來,采取制作《人居環境整治倡議書》音頻、組裝宣傳車、發放宣傳資料等宣傳形式,積極動員6.5萬多名群眾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之中。
今年以來,彬州市通過成立工作專班,聯合市紀委監委、市委督查室、融媒體中心等單位,開展專項督導檢查、集中觀摩、制作曝光專題片、編發簡報、通報等,整改問題48條,形成了每周一督查、每周一簡報、每周一通報、半月一調度的“四個一”常態化工作機制。同時,為保障此項工作長期有效推動,該市出臺了《彬州市農村生產生活垃圾非正規堆放點專項整治方案》《彬州市人居環境整治標準》等保障機制,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進行了細化和明確。
彬州市太峪鎮為推動農村環境大變樣,制定了鎮農村環境衛生責任“五包”制度、保潔員管理制度,明確周二為鎮環境衛生整治日。制定《太峪鎮農村人居環境春季集中整治實施方案》和《考核考評辦法》,鎮、村、保潔公司三方簽訂環境衛生整治目標責任書、落實街道門前“四包”管理責任,逐級夯實整治責任。
龍高鎮人居環境整治負責同志馬成介紹,從“百日整治攻堅”以來,全鎮對主次干道、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已出動大型工程機械 198 次,動用人工 1200 余人次,清理農村柴草堆 680 處、垃圾堆 12 處、雜物堆 256 處,整治農村亂搭亂建 9 處、亂擺亂放 113 處,鄉村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從源頭上破解農村環境衛生“無人管事、無錢辦事、無章理事”的突出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生態文明素質和環境保護意識,徹底改善農村環境“臟亂差”現象,實現“凈化、綠化、美化”目標,市級財政每年投資300萬元,主要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資金,以及補助各鎮辦保潔人員部分工資。市人居辦每季度末組織逐鎮觀摩評比,對成績突出的鎮辦每季度獎勵10萬元。全市10個鎮(街道)對人居環境實施網格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建立了農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處理”運營模式,讓垃圾分類、定時收集、清運管理、集中處置不再成為難題。
針對農村秸稈剩余堆積問題,彬州市扎實促進秸稈“五化”利用,通過秸稈還田、漚肥、堆肥、生物質顆粒、原料化五大有效途徑,既解決了農村環境問題,也增強了廢物利用效率。據了解,去年該市共完成秸稈綜合利用面積46.05萬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4%。3個鎮(街道)3村建成陽光漚肥總面積為6000平方米,年處理秸稈1.2萬噸。4 個鎮(街道)4 村建成生物質好氧堆肥站4座,利用秸稈、樹枝、人畜糞污等年生產有機肥0.8萬噸。永樂鎮叱家村、新民鎮曹家店煙站建設生物質顆粒加工廠 2處,年處理秸稈、樹枝等約1.8萬噸。建成的咸陽市家福美中高密度板材廠,利用樹枝生產板材原料48萬噸,年處理樹枝50萬噸。這些舉措,讓農村“三堆六亂”搖身變廢為寶。
據了解,2023年彬州市以鄉村人居環境提升為抓手,集中開展60多個村莊整體規劃,圍繞鄉村公共服務設施提升,聚焦鄉村污水、取暖等難題,采取以點帶面方式,將切實解決農村排污、治污、取暖等難題,讓農村和城市的距離不斷拉近,讓鄉村人居環境更加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