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集微網消息 7月2日,“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能高峰論壇”在京舉辦。論壇由愛集微、北京集智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承辦,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支持。
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秘書長陳尚義出席活動并致辭。
陳尚義表示,相比于傳統的人工智能模型,大語言模型掌握了更強的語言能力,能理解,有邏輯,會推理,能創作,有情感,且具有更強的泛化和遷移能力。大語言模型在很多任務上已經達到甚至超出了人類的水平,使人們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也應時成立。
據陳尚義介紹,自聯盟成立以來,在北京市經信局、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和北京市民政局等委辦局的指導下,在廣大成員單位及生態伙伴的大力支持下,聯盟積極促進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的融通創新,主動擔起產業協同與生態建設的重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聯盟的成員規模由發起成立時的 36 家,發展到現在近 200 家生態規模,核心能力各具特色,覆蓋了人工智能產業的各個領域;去年聯盟成立了專家顧問委員會,邀請我國頂尖專家,為聯盟工作和我市人工智能產業獻計獻策;今年年初,聯盟又成立了元宇宙和數據創新服務專業委員會兩個專委會,進一步促進了產業融通合作;長期以來,聯盟通過搭平臺,建生態,圍繞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架設起了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
近期,聯盟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通力合作,在市經信局的統籌下,組織開展了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應用典型場景案例評選、支撐了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場景需求榜單征集等工作,期間得到了產學研用各領域的積極響應,充分發揮了北京作為我國人工智能“頭雁”城市的優勢和作用。
談及未來發展,陳尚義指出,作為產業生態協同發展的橋梁,聯盟將充分發揮本市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資源優勢,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術創新,以場景應用為牽引,高質量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集聚上下游伙伴,推動構建通用人工智能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