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產業園內,以廣安智造產業園為代表的幾座特色“園中園”,吸引了海底電纜基地等高端制造業項目不斷聚集,從而在黃金海岸線上串起一條耀眼的產業帶。
今年以來,圍繞“引龍頭、強平臺、聚項目”的工作思路,經開區緊盯行業強企,深挖項目信息,持續整合平臺資源,創新招商模式,擘畫“路線圖”、制訂“作戰表”,由“地毯式”招商變“地圖式”招商,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共簽約促成總投資約114億元的24個項目,儲備重點在談項目34個,總投資約381億元。
(相關資料圖)
精準招商“聚鏈成群”
如何快速形成產業聚集,賦能高質量發展?經開區的答案是:以精準招商、招大引強激發“鏈式效應”,帶動上下游產業“聚鏈成群”。
今年以來,由經開區黨工委領導掛帥的招商小分隊,展開精準招商“攻勢”——奔赴國外等重點招商區域,通過轄區企業資源以商招商,促成中日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基地等項目簽約落地;針對北京、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招商區域,部署精銳力量,開展駐點招商,深耕當地資源。
同時,招商小分隊發力專業商、展會,通過成都市威海商會成立大會暨威海市雙招雙引推介會、數字經濟產業生態聯盟圓桌會議等專題活動,提升海工裝備、臨港物流、先進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招引力度。
“招商引資要圍繞主導產業精準招引,不僅要加大政策扶持,也要學會用‘巧勁’。”經開區招商促進中心主任劉增波說。經開區招商團隊牢固樹立“產業發展快,全靠龍頭帶”的理念,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虹吸效應”,重點圍繞招商局金陵船舶、豪頓華、山東電工電氣等行業龍頭企業,招引上下游配套企業。
近日,威海瑞翔電子裝配有限公司迎來一批來自成都某電線公司的考察客人。為讓項目方在短時間內了解區域產業情況,經開區項目招商小組深入摸底行業情況,對接區內企業,在邀請客商前來考察的同時,提供了一份詳實的市場需求清單。
這樣的暖心服務,贏得項目方的高度認同。考察企業負責人表示:“經開區不僅主動幫我們對接上下游合作企業,更在短時間內提供了市場需求情況,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對接效率和項目進展。”
經開區從完善機制、加強考核督導、高效組織招商活動等方面發力,大力實施“一中心三平臺”工作機制,由招商促進中心牽頭,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各產業平臺也利用自身的基金資源、企業資源、商會資源,從完善園區產業生態的角度展開精準招商,促成一批高質量項目簽約落地。
特色“園中園”筑巢引鳳
“園區總規劃面積41萬平方米,涵蓋11棟標準廠房,咱們現在所處的廠房一層層高約8米,單層4000平方米,設計兩部貨梯、兩部電梯,充分考慮人流貨流快速通過……”近日,在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產業園內的廣安智能制造產業園,經開區招商促進中心工作人員叢清華正向國外客商詳細介紹園區規劃和廠房配套設施等情況。
該客商計劃在我國沿海地區布局半導體項目生產基地,對于港口物流便利度有較高的要求。實地考察后,經開區的配套設施、營商環境、交通基礎等優越條件打動了前來考察的客商。“該園區條件讓我們十分驚喜,這里距離機場和港口都很便利,初步估算僅運輸成本一項就能節約10%—15%。旁邊就是青年中心公寓,將來我們的員工生活也很方便。”該客商說。
據了解,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產業園作為承接重大產業項目的“主陣地”,在此高起點規劃布局精品“園中園”——新能源產業園,重點招引綠色低碳、氫能源、新能源等產業項目;海工裝備產業園,面向高端海洋工程重點招引智慧海洋、海洋裝備制造等高科技項目;無人船艇產業園,發揮碼頭岸線優勢,重點發展深海科技相關的高新技術產業。經開區堅持園區項目建設與招商引資同步進行,既有標準化廠房能夠滿足項目快速入住需求,也可以根據項目的個性化需要量身定制,精品“園中園”成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
簽審:顏 瀟
審核:劉倩倩
編輯:王好潔
文字記者:楊慧 通訊員 于曉波
|聲明:原創作品|
版權歸威海日報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