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這個菜苗葉邊緣有點失綠變黃,這是典型的缺乏磷肥的表現,一定要注意均勻施肥喲……”黃美容是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射箭鎮龍江村的村級“田長”。在當前油菜春管的關鍵時節,她每天都要走進田間地頭查看長勢,并及時普及油菜春管要領。
田長制是一種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網格化管理機制,作為這項工作的具體負責人,2023農歷新年伊始,昭化區各級“田長”就忙碌了起來。他們走進田間地頭,通過查看糧油作物長勢及低產田改造等情況,不斷織密織緊耕地保護的責任網。
防治病蟲害、開墾撂荒地……連日來,昭化區各地搶抓時節攢足勁,處處一片忙碌景象。
?在射箭鎮前鋒村,當地村民正對2800畝低效田和撂荒土地進行清雜去亂,為即將進行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做前期準備。前鋒村的村級“田長”李強堅持每天到現場,熟悉了解規劃設計方案的同時,還對農戶的農田面積進行測量,細致記錄每項數據,保障農戶個人權益。
“目前,我們正搶抓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利用過春節的這段時間,組織當地群眾對自家田塊上的雜草進行清理,以便于機械進場平整。”李強介紹,前鋒村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大約在4月底完工。
今年,射箭鎮將建設高標準農田7300畝,當地各級“田長”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優勢,對轄區內耕地實現全覆蓋監管,并及時向群眾宣講政策,不斷提升群眾耕地保護意識。
截至目前,昭化區選任區、鎮、村三級“田長”290名,網格“田長”873名,推動耕地保護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耕地保護模式。
近年來,昭化區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強化管理培訓,劃分管理網格,同時運用科技手段,加強田長制信息化建設,構建了“衛星動態監管+無人機定期航拍+‘田長’日常線上報告”的智慧監管體系,做到智治與人治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實現精準監管、高效傳遞、實時整改,構建起耕地保護空天地一體化動態智慧監管新格局。(記者 戚原 通訊員 朱映江 鄒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