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德國、意大利、芬蘭等歐洲國家,帶回了500多萬美元的訂單”“外貿訂單有望實現300萬美元,增長40%以上”……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剛剛優化調整,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的多家企業就率先出發,奔赴歐洲、東南亞、中東地區,搶回了一筆筆大單,拉開了博望全力“拼”經濟的序幕。
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上,工程車來回穿梭,建設者們搶工期、趕進度;產業園區車間里,生產線歡快運轉,發貨車輛川流不息;色彩斑斕的鄉村、高樓林立的城區,奏出幸福生活的和諧之歌……從走南闖北賣機床,到自力更生創實業,這股拼勁、韌勁早就融入博望人的血液。
(資料圖)
筑巢引鳳積蓄發展動能
車間內一塊塊冒著熱氣的鋁錠在降溫區域降溫,一派繁忙;車間外一輛輛大卡車等在門口,鋁錠溫度一降下來,馬上就被拉走……自從投產后,順博合金新材料產業基地每天都在趕訂單。
順博合金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由重慶順博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70億元,分三期實施。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300億元,年新增稅收15億元以上。項目于2021年5月簽約落戶,2022年年初開工,11月首批鋁錠正式下線,比正常建設周期提前了3個月。
從項目正式開工到首批產品下線,僅用時10個月。在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同時,順博合金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還帶動了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博望龍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項目、愛柯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博望瑞通新能源汽車變速器箱體研發生產項目紛紛落戶博望。
項目建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在博望各個園區,一個個制造業大項目、新項目拔地而起,撐起了博望制造業的鋼筋鐵骨。2022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6個、總投資260億元,實現百億級項目招引歷史性突破;28個項目開工建設,15個項目全面提速,18個項目竣工投產,107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0億元,成功躋身省級裝備產業特色發展縣區,全年新開工制造業項目投資增速達425%,躍居全省縣區第二……一串串數字、一個個項目,成為博望區上下堅定信心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的有力注腳。從鋪開藍圖到落地行動,再到集聚成勢,項目建設勢頭迅猛。
昨天的成績是今天的起點。2023年,博望區將針對產業特色、產業現狀、產業趨勢和區位優勢,審時度勢、順勢而為,拉長產業鏈、構建生態圈,將堅定不移實施“5246”行動計劃,即用5年時間,聚焦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兩大產業融合發展,招引培育40個重大產業項目,著力打造產值規模達600億元的“兩新”產業集群,進而向千億產業目標沖刺。
產業提升賦能制造業倍增
在位于博望區新市鎮的1號雙創園里,生產線的機器轟鳴聲與企業入駐的裝修聲交織在一起,合奏出一首激蕩人心的奮進曲?!?022年11月底一入駐,生產線就轉起來了,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3月份?!眻@區首家入駐企業——馬鞍山市朗科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壓鑄生產科科長盧普燦介紹。
存量優質企業要升級,新招引的企業要落戶,有限的土地資源怎樣才能發揮最大效益?博望區給出的答案是,實施產業重塑行動。博望區建設了總占地面積1026畝、建筑面積約89萬平方米的十大產業園區,既遴選一批優質具有發展潛力的存量企業入駐,推動其轉型發展,又招引一批重點企業,培育壯大產業優勢。
“企業不是想入駐就能入駐的,過了門檻才行?!辈┩咝聟^投資促進局工作人員張韜介紹,入駐園區的企業,在滿足環評、能評等條件外,最重要的“硬杠”是畝均效益?!膀v挪企業”投產后第一年納稅不低于5萬元/畝,第二年不低于10萬元/畝,第三年起不低于15萬元/畝;其他入園企業投產后第一年納稅不低于10萬元/畝,第二年不低于15萬元/畝,第三年起不低于20萬元/畝。通過產業重塑行動后,入園企業畝均稅收將超過20萬元,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也將突破20萬元。
一畝地收入多少,不僅取決于土地的優劣,還取決于自身投入。博望區用“智造”來提高土地“收成”,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通過機器換人、空間換地、研發賦值、管理增效等不同路徑,提升“畝均效益”,按下了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2023年,博望區將繼續深入實施畝均效益、鑄造產能、能耗等綜合評價,加快資源要素向園區集中,力爭首批小微產業園投入運營,適時啟動新一輪特色產業園區謀劃建設,分類遴選優質企業入園集聚。
營商環境優化加速經濟回暖
“沒有一點點水土不服,所有申報專職秘書都會提前告訴我們該怎么做,去哪個部門,所有程序我們都是一次性完成,這才保障了項目的施工進度?!焙憔履茉粗悄苎b備研發制造服務基地項目行政總監王健說道。
恒精新能源智能裝備研發制造服務基地項目由上海恒精感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一期總投資5.5億元,將年產500萬套剎車系統零部件。二期總投資14.5億元,將建設年產1000萬件制動盤生產廠房、總部辦公樓及表面處理研發中心、精品鋼材材料處理加工基地。
“正在加班加點施工,春節前完成了廠房驗收準備工作,計劃3月份投產?!碧峒绊椖拷ㄔO進度,項目副總經理易亮話語中透出滿滿的自豪,2022年1月份拿地,4月份開工,不到一年時間就能投產,這樣的建設速度為企業發展贏得了先機。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投資興業的洼地,也是推進項目建設的沃土?!拔覀兪冀K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難點,下大力氣補齊資金、用工、土地等短板,全力服務重大項目落地見效?!辈┩麉^發改委主任張琴琴介紹。
一份份項目進度表上畫著紅旗、黃旗,這是博望區的“紅黃旗”項目點評機制,按時序進度完成的插上紅旗,進度落后的插上黃旗。
“紅黃旗”機制將壓力傳遞給項目包保人,督促他們改進服務方式,延伸服務領域,形成比簽約、比開工、比投產的“比學趕超”氛圍。一年下來,進度表上紅旗越來越多,黃旗越來越少。
營商環境沒有最優,只有更優。2023年,博望區還將聚焦營商環境優化,完善紅黃旗督導推進機制,持續深化“七未”項目攻堅,從項目線索、簽約到項目開工、投產,一攬子會商解決堵點難點問題,力爭項目開工率、竣工率和達產率居全市前列。同時,博望區還將系統集成推進“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企業走訪調研和問題解決機制,力爭全年第三方調查市場主體滿意度高于95%,70%以上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