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平頂山樓市顯得有些詭異。
許多樓盤說兔年春節的生意特別好,來訪的客戶絡驛不絕,售樓部里熱鬧非凡。不少樓盤發布的海報說當月售出了幾十套,有的甚至說上百套。
本地一些業內人士還分析說,因疫情憋了3年的需求終于開始釋放了,春節期間新房的熱銷是報復性消費,接下來房價就開始反彈了。
(資料圖)
走訪的情況也確實如此,不少售樓部明顯比以前有人氣,有些樓盤也發布了取消優惠、不再推售特價房的通知,個別樓盤甚至明確說要漲價多少多少。
但是!但是!但是!
熱鬧的場景下卻出現了與“火紅”格格不入的一幕,1月份市區樓盤的備案量卻很低,而且是你想象不到的低。
據統計的數據,1月份市區實現銷售備案的樓盤有50個,與2022年12月相比少了25個樓盤,實現備案房源239套,備案面積27463.59㎡。
與2022年12月相比,今年1月的備案套數下降85.48%、面積下降86.91%。
與2022年同期的1月相比,備案套數下降73.21%、面積下降73.67%。(2022年1月備案套數892套、面積104313.02㎡)。
可以說,今年1月的備案量,比最為慘淡的2022年任何一個月份都要慘。
2022年備案量最低的月份是10月,備案311套、面積42479㎡。而今年1月的備案套數和面積僅是去年10月的76.85%和64.65%。
以上數據是不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海面之上是熊熊烈火,海面之下竟是冷峻冰山。
是什么導致了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接下來的樓市會走向哪個方向?
有沒有破局這種“上熱下冷”的策略?
別急,咱還是先看看1月的備案情況,之后再談談以上的疑問。
備案239套,面積2.75萬㎡
監測了平頂山市區80個在售樓盤的備案狀況,2023年1月份實現銷售備案的樓盤50個,與2022年12月備案樓盤數相比少了25個樓盤。
不僅如此,備案套數和面積也遠低于12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下降超7成以上。具體數據前面已提到。(看下表)
——住宅備案211套、面積2.56萬㎡
在監測的樓盤中,2023年1月份平頂山市區這些樓盤的住宅備案套數達211套、面積25571.08㎡,環比套數下降87.02%,面積下降87.68%。2022年1月備案套數835套、面積98036.01㎡,2023年1月與之相比分別下降了74.73%和73.92%。(見下表)
——商業備案28套、面積1892.51㎡
2023年1月,市區這些樓盤商業房源備案28套、面積1892.51㎡,環比套數上升33.33%,面積下降16.54%,同比備案套數下降50.88%(2022年1月備案57套),備案面積下降69.85%(2022年1月備案面積6277.01㎡)。
從區域來看,1月商業備案最多的是新華區,備案房源13套、面積693.67㎡。(見下表)
1月份,市區共有11家樓盤的商業房源實現備案,占比22%。備案面積最多的樓盤是碧桂園應國府,備案房源4套、面積454.61㎡。占1月市區全部商業備案面積的24.02%。
其實,對于1月來說(注意,這里說的僅是1月份備案量這個數據),已不能客觀反映市區樓市的真實銷售情況了。因為結合此前的情況,1月是個比較特殊的月份。
工作人員從多家樓盤了解到的情況是,1月份人們的購房熱情確實比疫情期間高了不少,交付訂金卻未簽約備案的“踏定”客戶大量存在。雖然從交付訂金到簽約備案確實需要一段時間,但像1月份這樣如此拉長時間的卻較為少見。
那么,人們為何交了訂金卻遲遲沒有簽約備案呢?
這就要提到去年的購房補貼政策了。自去年5月27日起,在市區購房者只要拿出駕駛證、普通話證、甚至保安證就可以享受1萬元的購房補貼,但這個政策到2022年12月31日就停止了。
而去年9月至11月市區處于疫情防控靜默狀態,到了12月7日終于放開了,絕大多數居民又先后“陽”了,紛紛在家里經受病痛折磨。這就讓相當一部分有購房需求的客戶錯失了選購的機會。
到了今年1月份特別是春節長假期間,人們終于可以從容地跑到售樓部看房選房了,無奈又錯過了購房補貼政策。
對于靠工資生存的普通購房者來說,1萬塊錢也不是個小數,能省也是力爭要省的。
由于一些兄弟城市今年仍推出了購房補貼政策,于是,一些購房者就“賭”上了一把,先把訂金交了,但不簽約備案。等到今年我市購房補貼政策下來了再去簽約備案,這樣不就可以享受購房補貼了嘛。
那么,平頂山市今年會不會再次推出購房補貼政策呢?
筆者估摸,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因為樓市已冷到了這種地步,不少開發商處在生死線上掙扎。吸引有需求者購房,不正是救市的辦法之一嗎?不然的話,開發商都活不下去了,誰還去拿地呢?
縱然推出了購房補貼政策,樓市也回不到前幾年的癲狂狀態了,畢竟需求量在漸漸減少,火紅的樓市已與我們越行越遠。
但從紅火到平淡,需要平穩的過渡,因此還是需要一些政策支持的。
編輯:LS
【購房資訊輕松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