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揚山聯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精密”)是一家主要從事精密機械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活塞、軸承、氣缸、曲軸等,被廣泛應用于空調壓縮機、冰箱壓縮機和汽車零部件等多個領域。
3月10日,聯合精密即將接受首發審核,但《云創財經》IPO課題組注意到,聯合精密的研發團隊略顯單薄,其核心技術競爭力有待考證,此外,公司的主要供應商也存在較多疑團待解。
研發能力顯單薄
招股書披露,聯合精密擁有高效的研發體系,具備持續創新能力,經過多年的積累,已在精密機械零部件行業形成了多項核心技術,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已擁有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26項;另有4項發明專利已提交注冊申請。
報告期內,聯合精密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80.49萬元、1258.19萬元、1442.45萬元和1496.96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3.88%、3.66%、3.20%和4.51%,公司表示每年都花費大量的研發費用進行研發,但從數據可以看出,雖然研發金額逐年提升,但研發投入的占比卻是呈現逐年下滑趨勢的。
雖然聯合精密在招股書中極力的修飾自身對于研發的重視以及核心技術的競爭優勢,但是,聯合精密員工學歷素質的普遍偏低或暴露了公司的劣勢,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冊正式員工(合并口徑)總數為1125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員工人數僅24人,占比2.13%,也就是說,以公司研發技術人員132人來看,就算所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員工全部為研發技術人員,這其中最少也有108名研發技術人員不到本科學歷,雖然學歷不能絕對評判技術水平的高低,但是聯合精密的研發技術人員的學歷素質普遍較低必然會對企業未來的研發發展方面帶來不利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精密的研發人員的薪酬也僅比其生產人員的薪酬稍微高出一點。2018年至2020年,聯合精密的技術人員的人均年薪分別為80445元、79794元、78372元,其中2020年技術人員換算的月薪僅為6531元,這一薪酬水平也就僅比其生產人員5423元的月薪高出那么一點,試問,如此低的薪酬水平如何調動研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是說,聯合精密單純只是為了湊數將非研發人員納入研發人員進行核算?
主要供應商疑團待解
招股書披露,中山市潤興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一直位列聯合精密報告期內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聯合精密對其采購金額分別為918.05萬元、2861.64萬元、3606.54和2621.65萬元,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12%、18.46%、21.86%和16.67%。
報告期內,聯合精密對潤興再生的采購金額合計超過1億元,然而,就是這樣一家三年一期銷售額破億元的供應商,工商資料卻顯示,其成立于2018年1月19日,最初的注冊資本僅10萬元,依此來看,潤興再生在成立的當年就成為了聯合精密的前五大供應商,并且銷售額在后來期間逐年攀升。
另外,潤興再生的企業工商年報顯示,在2018年潤興公司的從業人數為7人,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等五險的人數為1人,而2019年和2020年度的企業工商年報中,潤興公司卻選擇不再公示從業人數,而其繳納五險的人數顯示為2人。
潤興再生的公司規模明顯無法匹配其銷售體量,那么,聯合精密與潤興再生之間的交易的真實性如何也不得不令人產生疑慮。
內容來源:?云創財經
作者:張彥